时间的隐喻?时间的痕迹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0

大家好,关于时间的隐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时间的痕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时间的隐喻?时间的痕迹-第1张图片-

  1. 关于时间的隐喻英语和汉语中的区别
  2. 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3. 时间的蒙太奇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关于时间的隐喻英语和汉语中的区别

1、例l:“是”还是“否”——思维方式差异

2、是非问句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很常用,看起来也很简单,但对是非问句的应答却反映出不同语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如有一次老师组织外国 *** 去颐和园游览,当老师听说一个叫约翰的 *** 不去时,想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去,就问:“约翰,你不去吗?”约翰回答说:“不,我不去。”

3、约翰的回答显然是不合汉语习惯的。这不是语法形式或词语用法造成的偏误,而是其本族语和汉语在对是非问句的应答“是”或“非”时的着眼点不同。汉语中回答是非问句时的“是”或“非”,是对提问者所说的话做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如对“你不去颐和园吗?”的肯定回答是:“对/是的,我不去。”否定回答是“不/谁说的,我去。”英语对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不是针对对方,而是表达答话人自己“去”或者“不去”的意向。“去”则做肯定回答,“不去”则做否定回答,不考虑是否与问话者的语气相承。所以英语中回答“Aren't you going to the Summer Palace?”时,或者是“Yes,I am.”或音是“No,I am not.”

4、外国人用自己民族的思维习惯套用汉语,在回答“你不去颐和园吗?”时,就出现了以上的语用失误。

5、例2:“这星期六”还是“下星期六”

6、一次,一个外国 *** 拜访他的中国老师,老师想请他吃饭,就说:“你下星期六来我家吃饭,好吗?” *** 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约好了具体时间。过了两天,到了星期六, *** 来了。老师感到很意外。由于毫无准备,老师很尴尬。幸好跟这个 *** 很熟,于是就说:“前天我说的是下星期六请你。你看,今天我什么也没准备……” *** 说:“前天你说下星期六请我吃饭,不就是今天吗?”

7、这场误会完全是对“下星期六”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在不少教材中和课堂上,给 *** 讲“上星期”就是“last week”,“这星期”就是“this week”,“下星期”就是“next week”。这样讲不能说错,但在实际运用中,如“上星期六”和“下星期六”与英语的“last Sat *** day”“next Sat *** day”有时却不是对应的,其区别是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汉语中说“下星期六”时,是以说话时的那个星期为参照点。例如,说话时是星期四,那么说“下星期六,就是指过了这个星期以后下一个星期的星期六。而英语则是以说话时的这一天为参照点。假如说话时是星期三,那么说“下星期六”是指过了星期三以后即将到来的那个星期六。于是就发生了上面所说的误会。

8、与此类似的还有“去年X月”和“明年X月”的理解也不同。汉语是以说话时的年度为参照点,如现在(19 *** 年)说“去年3月”,则是指1991年3月。而英语则以说话时的月份为参照点,如现在是l9 *** 年5月,那么英语中的“last March”月份,即19 *** 年3月。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造成语言运用中的差异,常常导致交际中的失误。

9、我们在上课时,比如课堂讨论,当老师介绍一个故事后让 *** 发表见解时, *** 常说“那是老师讲的故事,我认为……”或者在谈完自己的观点后说:“那就是我的意见,我说完了……”

10、这里两处“那”都使中国人感到别扭。“这”(this)是近指,“那”(that)是远指。汉族中用于总结即回指时,把刚刚过去的当做“近”,因而习惯用“这”,如说了一段话后常说;“这就是我的意见。”英语则认为已经过去的就是“远”,所以用“that”, *** 说汉语时也按照英语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说成“那就是我的意见。”使中国人听起来很不地道。

11、从以上个具体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人学习汉语在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不是因违反语法规则或用词不当而引起的,是使用汉语语言形式或词语时因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或观察事物的角度、范围有差异而造成语言表达和理解上的失误。

二、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 摘要:作为抽象的时间,认知学和学家们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最有效手法。隐喻的使用说明了其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 *** 和各认知的共 *** ;同时,隐喻概念也很受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将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语义域概念映现或投射于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它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相似或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存在于人的广泛的认知 *** 里。Lakoff和Johnson(1980,1999)强调指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 *** 的大部分都是由隐喻 *** 的关系构成的。时间概念隐喻是用隐喻的 *** 来表达时间的。由于时间具有着很强的抽象 *** ,所以人们在认识、表述时间时就得用一些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代替表达,即借助于另一个语义范畴里的某个相关概念、表述来表达时间,如“时间就是金钱”、“时光飞转”等。当然如若文化不同,那么对于时间的概念隐喻也就不同了;即使时间概念隐喻相同,和这些概念隐喻相对应的语言表达也有差异。英汉文化中均有“时间是实体”、“时间是空间”的概念隐喻,但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却不全都相同。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和经验。”隐喻最基本的功能是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Lakoff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结构隐喻(Struct *** al Metaphor)。其结构的基本形式为“A是B”:A是被描写的对象,即目标;B是用来描写对象的项,即喻源。概念隐喻是将喻源域的结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投射实现的依据是意象图式。

由于人类在概念形成上具有相似 *** ,很多语言都有着类似的隐喻表达,英汉有很多时间隐喻同时为两种文化都共有的,即反映出相同的认知方式。(汪少华,2006)时间概念隐喻有三大类: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时间是实体(Time is entity)、时间是空间(Time is space)的隐喻概念。

(一)时间是金钱——结构隐喻(Struct *** 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用喻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两个概念表现的客观事物不同,不过认知结构不变,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不变的对应关系。把时间比做金钱或有价的东西,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隐喻。劳动是人们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把劳动的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时间也就变成了具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商品以后,时间和金钱的就有着更紧密关系了。例1: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例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例3:时间宝贵、节省时间、计划好时间、浪费时间、花时间、用光时间。在中如例1以及汉语中如例2,时间都直接被比做金钱,另外两种语言更是把金钱和时间看成一样的,通过“金钱”这个喻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谈论time,时间被当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时间和金钱一样,也可以花、浪费、节省和计划。

英:How did you spend yo *** time these days?

两种语言都把时间比成金钱,这就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类思维的共 *** 。即英语和汉语中时间是金钱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二)时间是实体——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最初的生存是物质 *** 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派生出另一类隐喻——实体隐喻(束定方,2000)。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就如同人类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导致了方向 *** 隐喻一样,有关物体为各种不同的本体隐喻提供了参考。时间也是这样,如“时间给他开了个玩笑”,这句话将时间隐喻为人;“时间好像静止了”,此句将时间看作一个运动的实体。这种隐喻在语言中很多,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具有 *** *** 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是 *** 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 *** 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尽管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人们却都将时间设想成有边界的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可以丈量。如半夜里、三小时之外、今天之外、一个星期内(中)、一年内。

2、两年时间里,学校一直在为新一轮的本科评估做准备。

3、The world exists in space and time.

4、He ran the mile in record time.

(三)时间是空间——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隐喻概念。空间防卫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的,用在时间的表达,如:

1、昨天下午,在 *** 广场有一场公益演出。

2、两天后,我收到了广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4、Michal Jackson were a bit before my time.

正如Gluckberg,Keysar&McGlone所说:“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 *** ,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 *** ,是 *** 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都找到了以上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表达。

时间隐喻是指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也不具有能感知时间的 *** ,所以时间必须靠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表述,要借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这是时间隐喻形成的生理基础。理解时间的来源不同,时间隐喻方式不同。英汉在这方面有相似 *** ,就像上文提到的三种隐喻模式。同时,虽然隐喻模式相似,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 ,又导致许多不同的时间隐喻表达,如汉语里常把时间喻作“箭”,有“光阴似箭”之说,而则把时间比做“鸟”,有“How time flies”、“the bird of time”的说法。再如东方人根据对自然周期云状的观察,如昼夜更替、月份和季节的周期轮换,人的生老病死和生长周期、劳作更迭,归纳出时间自身复归的观念(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人的活动和思维方式、 *** 格及交际行为(方略、方式、风格)。而西方的则认为时间有起点,它或者在创造万物的上帝那儿,或从创世纪开始,它也必有终端这样,时间就是一条直线,单向地持续运动:时间在前进,流逝,飞行……“岁月飞快地消逝”;“我的生命行程”;“岁月刚刚结束它的进程”。这种时间观念显然与东方文化时间观念相去甚远,这种时间观念自然塑造了与其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 *** 格和交际行为(贾玉新,1997)。

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它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语和英语中有关于时间的相似表达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是有其普遍 *** 的。区别是不同民族的认知活动是基于其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的理解又得借助于它自身的文化背景来理解。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庄恩平.东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 *** gination and Reas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6、Lakofff&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束定方.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汪少华.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 ***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 相关查阅: *** 范文、计算机 *** 、 *** 格式、行政管理 *** 、 ***

三、时间的蒙太奇的两种表现形式

1、叙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两种。又或者时间/空间蒙太奇两种,

2、时间蒙太奇又分两种?没听过。不过蒙太奇就是时间和空间切换视角的意识流,那么你要的 *** ,应该就是:

3、两种表现要么就是同一时间不同的对象活动,

4、要么就是不同时间同一对象的活动。

5、你可以看看普多夫金的,他分了5种:

6、对比蒙太奇,例如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焚毁小麦与饥饿儿童镜头的连接。

7、平行蒙太奇,例如普多夫金拍的《母亲》中, *** *** 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与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镜头的平行描绘。

8、比拟或象征的蒙太奇,即今天常称为“隐喻”的蒙太奇,例如以飞翔的海鸥象征对 *** 的向往等。

9、交叉 *** 或“动作同时发展”的蒙太奇,例如前文所述《赖婚》中那个最后一秒钟的营救。

10、“主题反复出现”的蒙太奇,即 *** 着一定主题意义的事物,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在银幕上。

关于时间的隐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时间 隐喻 痕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