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酱为什么是酸的,蛋黄酱为什么不好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3
专家提醒:防腐剂危害婴幼儿健康 一定要远离

婴幼儿的 *** 和身体 *** 都还在发育阶段,长期摄入防腐剂,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诱发胃肠道疾病。但近年来,防腐剂危害婴幼儿健康的案例屡有发生,“婴幼儿远离防腐剂”等话题备受关注。

专家提醒,我国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严禁添加任何防腐剂,因此家长在给婴幼儿购买奶粉、营养品时,一定要选择不添加防腐剂的产品。

图文无关。

摄入山梨酸钾防腐剂20名儿童中 *** 过敏

防腐剂对婴幼儿的伤害有多大?据欧洲食品 *** 的研究,在20名食用了含有山梨酸钾的蛋黄酱酱汁(0.11%)的儿童中,有18名发展为口周 *** ,这被认为是由口腔黏膜中的山梨酸引起的接触 *** 皮炎所致。

另一个有关由山梨酸及盐引起的过敏报道显示,在一项涵盖90名参与者的实验中,在低剂量(0.1%)摄入山梨酸盐时,有20%的参与者有过敏反应;中剂量(1%)时,有62%参与者有过敏反应;高剂量(5%)时,有65%的参与者有过敏反应。

除此之外,《柳叶刀》等期刊也曾发表过有关 *** 与儿童多动症相关 *** 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证明摄入含此类防腐剂的食品可能诱发或加剧儿童的注意力 *** 多动障碍 (ADHD)。除了多动症,违规添加的防腐剂及其他添加剂也可能增加儿童肥胖、患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肿瘤的风险。

图文无关。

据悉, *** 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是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的防腐剂。对婴幼儿来说,防腐剂更容易让他们受到伤害。因为婴幼儿肠道菌群在3岁才能建立完全,防腐剂会伤害婴幼儿肠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是 *** 更大的免疫 *** ,进而影响婴幼儿免疫力屏障功能。

有研究显示, *** 及其盐可能引发婴幼儿过敏,导致湿疹、哮喘等症状,引发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一些家长发现宝宝容易过敏,且时常反复,摄入食品中违规添加有防腐剂,可能是诱因之一。

防腐剂危害婴幼儿健康 一定要远离

正是出于保护特殊人群的考虑,我国与婴幼儿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均规定:0-3岁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以及6个月-5岁的营养补充品严禁添加任何防腐剂,包括山梨酸、 *** 等。

那么家长应如何选购婴幼儿营养品呢?

专家提醒,在“婴幼儿不可摄入防腐剂”这一原则下,家长一定要为婴幼儿选择不添加防腐剂的营养品。

“大瓶装的婴幼儿营养品要特别注意,因为大瓶装需要反复开盖,很容易腐坏,所以基本添加了防腐剂。家长们在为正在发育中的婴幼儿选择奶粉、营养品时,一定要仔细确认,要选择不含防腐剂的。”

虽然中国与欧盟等都严令禁止婴幼儿食品添加防腐剂,但“0添加”并不是“全球统一标准”,家长在“海淘”时要多加留意,仔细查看成分表,确保其中不含防腐剂。专家也呼吁相关部门多加监管,严厉整治防腐剂违规使用等行为,企业自觉从生产源头保证食品安全,让孩子吃得放心,家长买得放心。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你家的调味品可能放错地方了!有可能会产生一级致癌物


这些调味品开盖后适合室温干燥保藏:

? ? ? 干货调味品如五香粉、胡椒粉、十三香、茴香、花椒等,此类调味品水分含量低,不适合微生物生存,产品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吸收水分变质。



? ? ? 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如酱油、豉油等,此类调味品含有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微生物在此环境中极易失去水分,生长繁殖受限。


? ? ? 酸 *** 较强的调味品如陈醋、白醋等,此类调味品pH值较低,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 *** 无 *** 常运转,生长繁殖受限。

<

蛋黄沙拉酱的家常做法

沙拉酱平时用到的地方还蛮多的,自己做得比较健康放心,做法也超级简单,没有人学不会!

蛋黄沙拉酱

原料:

蛋黄一个,

葡萄籽油120ml,

柠檬半个,

糖粉一大匙,

盐1/4匙

蛋黄沙拉酱的做法

1.准备好所有的原料;

2.将半个柠檬挤出汁;

3.用量杯量取好120ml葡萄籽油;

4.将鸡蛋黄打入玻璃碗中,倒进葡萄籽油;

5.再加入柠檬汁、糖粉和盐;

6.用料理棒搅拌;

7.可见蛋黄酱越来越粘稠;

8.几十秒之后,美味的蛋黄沙拉酱制成。

蛋黄沙拉酱做法小贴士

1.做蛋黄沙拉酱用的油更好无色无味的,色拉油、葡萄籽油都行,橄榄油也行,有人说橄榄油有味道,但是我经常用橄榄油做蛋糕,味道都不错;

2.如果没有柠檬,就用白代替,味道可能没有柠檬清香;

3.也可以用打蛋器料理机等来 *** ,家里有啥趁手的工具就用啥,手动的蛋抽就不建议了,累得手酸;

4.自家做的蛋黄酱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所以做好后要放在冰箱保存,更好一周内吃完。

沙拉酱指南

今天拌蛋黄酱的 *** ——打蛋黄前把碗加热,这样打出来的蛋黄酱口感会更绵密美味。

相信很多人?普遍对各种调味酱不太熟悉,点沙拉的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的酱,也是不知该如何选择。今天呢,就由百科全书为您服务,为您解答对沙拉酱的疑惑~

西方的调味酱汁一般可分为两类:乳化酱(如蛋黄酱、凯撒酱等)和油醋类(如经典油醋汁),今天咱们就介绍几种常见乳化酱。

蛋黄酱( *** yonnaise)

蛋黄酱又叫「美乃滋」,简称 *** yo,它通常由植物油、食醋、果汁、蛋黄、蛋白、食盐、糖、酸味料等原料组成,如果要自制的话,可以将蛋黄打至乳状,然后加入油、白醋和盐。蛋黄酱在国外其实很少和水果、蔬菜搭配在一起,反而是用于油炸食品和冷海鲜多一点,近年来还用于很多土豆沙拉里。

不过,一瓶达到标准的蛋黄酱,含油量至少要65%吗?重油不光是为了口感。含油量过低时,打发的沙拉酱很容易 "破乳",就是指刚刚混合在一起没多久的水和油,就“分手”了;不过一旦含油量过高,它的口感和质地也会变得不理想。所以,这种高热量选手,大家?可不能多吃!

凯撒酱(caesar)

凯撒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沙拉酱,它其实是在蛋黄酱的基础之上混合了柠檬汁,帕玛森芝士(parmesan cheese)、黑胡椒、大蒜,以及伍斯特郡酱汁(Worcestershire sauce) *** 而成。

凯撒沙拉 Caesar Salad,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巴黎国际美食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pic *** es)的顶尖主厨们票选为美洲近50年最伟大的原创食谱,多年来遍布世界各地大小餐馆,堪称沙拉之王。凯撒酱很适合与罗马生菜相结合,配上酥脆的油炸面包块,简直就是绝配。

千岛酱(thousand island sauce)

千岛酱也是常见的一种调味酱,其名字的由来是以美国和加拿大边界处的 *** 而命名的,主要是在沙拉酱的基础之上,再放入柠檬汁、酸黄瓜、番茄酱之类的腌菜进行调味。对了,任何含有海鲜元素的沙拉,都可以和千岛酱成为绝配。因为其味觉层次丰富,恰能不偏不倚地带出海鲜肉质的绵密感,又抢不走整体的清新度。

黄芥末酱(mustard sauce)

熊仔们肯定对日本的绿色芥末酱不陌生,但其实黄芥末才是真芥末,它是由成熟的芥菜 *** 碾磨成的粉状调料,一般呈 *** ,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哦!

*** 芥末则口感柔和,不会有绿芥末的呛味,更偏酸一点,一般与牛排、香肠、烤肉等搭配。

蛋黄酱那些事

平时吃沙拉时,经常会搭配各种各样的酱,如沙拉酱、蛋黄酱等,使得沙拉的美味提升了一个层次。而这其中的蛋黄酱,在西餐中可谓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西餐中的应用就如同我国的豆瓣酱、面酱一样普遍。一起来看看这种颜色淡黄的酱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让它成为了西餐中十分常见的调味料吧。



*** 来源于 ***

蛋黄酱

是一种调味油,原料的组成成分有食用植物油脂、食醋、果汁、蛋黄、蛋白、食盐、糖、香草料、化学调味料和酸味料等。其中食用植物油脂一般采用精制的色拉油,而不采用氢化油。蛋黄酱呈现淡黄的颜色,是一种粘稠态的调味料。它具有一定的韧 *** ,柔软程度适中,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吃进嘴里回味无穷。

01

蛋黄酱的营养成分

蛋黄酱的主要成分是至少70%总重的植物油和蛋黄,油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所以蛋黄酱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都十分丰富,而且在所有沙拉酱中,蛋黄酱的热量更高。因为蛋黄酱的原料中有一半以上是食用油,然后是蛋黄,再加上少许糖、食盐和醋,使得它的热量超过了其他沙拉酱。据分析,一匙蛋黄酱约含热量110千卡,含脂肪12克,甚至超过了同等量的巧克力。所以,蛋黄酱一般只用于食物的调味,不直接食用也不会在食物中添加很多,免得食物热量过高。

一般来说,蛋黄酱在工业生产时会添加一些配料,如香料和稳定剂,常见的有变 *** 淀粉等。因此工业生产的蛋黄酱产品热量会比自制的要低一点,但仍然有较高的热量。



*** 来源于 ***

02

蛋黄酱的形成离不开乳化

蛋黄酱是一种典型的水包油(O/W)型乳状液,所以乳化是蛋黄酱形成的主要原理,也是蛋黄酱生产的关键步骤。乳化是指把原本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在表面活 *** 剂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过程。

蛋黄酱的原料为植物油,难以溶于水,所以必须进行乳化。其中,蛋黄就起到了乳化的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卵磷蛋白,而卵磷蛋白就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它能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形成微粒,而且由于它能分布在微粒表面从而阻止了微粒的融合。在蛋黄的乳化作用下,在经过高速搅拌机和均质机的搅拌和均质,蛋黄酱才能够形成一种水包油形态的乳状液,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酱状形态了。



*** 来源于 ***

03

蛋黄酱的饮食文化

1756年,蛋黄酱由法国人Richelieu公爵首次发明,也使它成为了法国人最喜欢的调味料。最早蛋黄酱是由奶油和鸡蛋 *** 的,后来有人用橄榄油代替了奶油,并命名为蛋黄酱之后沿用至今。今天,这种 *** *** 的法式蛋黄酱仍然是不少人的更爱。

20世纪开始,生产蛋黄酱的技术逐渐成熟,蛋黄酱逐渐开始了商业化生产,并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迅速流行开来,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调味酱。

我国传入蛋黄酱的时期是在19世纪末,由于国内引进了许多的欧洲美食,作为调味酱的蛋黄酱也随之而传入了中国。不过由于各地的习惯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叫法,港澳一带把它译作“万尼汁”,江浙一带则为“沙拉油少司”,东北有“为麻奈沙司”的的叫法。



*** 来源于 ***

04

蛋黄酱和沙拉酱

同样是调味酱,很多人以为蛋黄酱=沙拉酱,也有人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首先,沙拉酱和蛋黄酱的 *** 原理都是乳化作用,原料中也都含有蛋黄和大量的食用植物油,所以很多人认为两者是同一种调味料,但其实它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地区,沙拉酱主要用于沙拉类食物,蛋黄酱在法式西餐中十分常见。

虽然最开始两者的起源和用途不同,但由于它们相似的 *** 原理和 *** ,在广义上来说,这种由油和蛋黄 *** 成的乳状液酱料都可称作沙拉酱,而蛋黄酱就可以说是沙拉酱的一种。但在狭义上,沙拉酱一般指我们平时吃蔬菜沙拉用到的白色酱状调味料,常常以甜味为主;而蛋黄酱往往呈淡 *** ,常用于西餐中,往往爽快润滑,带有酸味。


*** 来源于 ***

总之,蛋黄酱是一种国外十分流行的调味油。蛋黄酱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不仅可以作为炸鱼、牛扒、虾、牡蛎等菜的调味汁的一种,还可以用蔬菜沙拉的调味。


本文专家:金鑫,华东理工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审稿:刘少伟,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 *** 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你家的调味品放错地方了吗?有可能会产生一级致癌物

不少朋友会有疑问

超市的货架上有很多零添加酱油

感觉比有添加剂的酱油更健康

也不知道该不该买

零添加的酱油真的比有添加的酱油更健康吗?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要求,食品添加剂更大的用途,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或者是提升食品品质。酱油当中的增味剂,能够提升酱油的鲜味,从而提升酱油口感,所以这些食品添加剂只要在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的使用范围内,都是安全的,零添加调味品标签为企业个体行为,目前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

蚝油真的要放冰箱冷藏才正确吗

蚝油属于中国传统水产调味品,具有鲜蚝特有香气,营养丰富,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且大部分是 *** 必需氨基酸,还包含有机酸、醇、酯等有机物及哺乳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锌、铬、碘、硒等),然而其中不少成分在常温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开盖后必然会给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优良的条件,较易发生变质。因此蚝油开盖后建议冰箱0℃~4℃冷藏,不要常温保存。

这些调味品都该放冰箱

否则会有致癌风险?

这些调味品开盖后需放进冰箱冷藏:

发酵类调味品如腐乳、豆豉、豆酱、鱼露及虾酱等,此类调味品在现行生产过程中,会引入生产菌种,后续保鲜处理时也不能完全杀灭内含微生物,因而在成品货架期仍保持生物活 *** 。

随着货架期的延长及室温变化,调味品中的微生物将呈几何数量级递增,产品逐渐呈现不可逆的变质现象。

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调味品如蛋黄酱、沙拉酱、番茄酱、花生酱、辣椒酱等,此类调味品储藏温度越高或储藏时间越长,发生非酶褐变的程度越严重。

它们通常还含有较高的油脂,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脂肪氧化,当产生哈喇味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 *** 脂溶 *** 维生素。

随着产品中的蛋白质、糖、氨基酸、有机酸等含量逐渐降低,食品的营养品质和风味也大打折扣,且极易发生霉变。霉菌可能会产生一级致癌物—— *** *** 。

这些调味品开盖后适合室温干燥保藏:

干货调味品如五香粉、胡椒粉、十三香、茴香、花椒等,此类调味品水分含量低,不适合微生物生存,产品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吸收水分变质。

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如酱油、豉油等,此类调味品含有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微生物在此环境中极易失去水分,生长繁殖受限。

酸 *** 较强的调味品如陈醋、白醋等,此类调味品pH值较低,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 *** 无 *** 常运转,生长繁殖受限。

吃各种调味品还需要注意什么?

1、过期后不建议食用

调味品在开封后,环境中的微生物会进入产品,不断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氨基酸、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不断减少,营养价值逐渐降低,风味也越来越差。有些微生物还会代谢产生有毒物质,因此超过保质期的调味品,不建议食用。

2、避免盐摄入过量

酱油及发酵豆制品(豆豉、腐乳、豆酱等)盐分含量很高,6g~10g酱油的含盐量与1g盐相当,食用时注意把握好量,避免盐摄入过量。

3、避免营养流失

蚝油、鱼露等水产调味品建议在出锅之前加入,避免高温久煮, *** 营养成分,失去鲜味。

4、合理利用,食之有度

食物天然的美味是最难能可贵的,烹饪时避免用大量的调味品去掩盖它们原有的天然味道。

资料: *** 生活圈

编辑:黄湄

摊牌了,我家饭香全靠这些酱


买酱料的快乐谁懂?


我超级爱买各种酱料,站在超市酱料区挑选的时候,堪比各位 *** 在服装店试衣服,选一个小时都不带累的,恨不得每瓶都拿起来看看,每次逛超市站到酱料区我都走不动路,最少也要买一瓶回家,不然超市不就白来啦!


至于为什么这么爱买酱,还不是因为它便宜好吃又方便!做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种酱料,有了他们会节省你很多时间,而且很多口味是你自己调不出来的,酱料真的是人类厨房里伟大的发明之一!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买过的酱料,照着这份单子买绝对没有踩雷的可能!



先推荐吃吐司的好搭档---各种抹酱!


三明治做起来还是要有几个步骤的,对于米团儿爸这种不进厨房的人 *** 作起来有难度,所以他经常就是直接吐司切片抹点酱吃。


米团儿更爱吃巧克力酱和蓝莓酱

米团儿爸也是巧克力酱和蓝莓酱

原因就是这两个酱很甜!


我最推荐花生酱,带颗粒的最赞


黑芝麻酱是原味,甜度可以自己控制,抹在面包上也很好吃~


翻到了几年前在朋友圈安利这3种酱的 ***


丘比也出了一些面包抹酱,都是调好味道的。我买了黑胡椒和蒜蓉两种口味。黑胡椒那个味道有点太重了,小朋友估计接受不了,蒜蓉的很不错,本爱蒜人士给它一个大赞。


*** 上这些牌子都可以买,我都吃过没有雷。


三明治好不好吃就看你食材和酱配的搭不搭!


番茄酱、蛋黄酱是我必放的。之前喜欢黄芥末酱,现在更爱第戎粗粒芥末酱,没吃过的一定要试试,有点酸酸的味道,和蛋黄酱拌在一起绝了~


推荐宜家的这款粗粒芥末酱?,有调过味道,非常好吃,我就是因为它才爱上第戎的!我有买过没调味道的,太酸了,不好吃!


蛋黄酱有的地方也写成美乃滋,和沙拉酱不太一样,酱是淡 *** 的,味道也没有沙拉酱那么甜。


大阪烧酱我和蛋黄酱拍在一起了,这两个也是绝配,用来蘸炸物吃很棒,就是热量高到 *** 。


蛋黄酱推荐味之素和乐禧瑞,我觉得味之素更好吃,和大阪烧酱在一起的那个哦,没吃过的可以买下尝尝哈。


我还买过这个牌子的淡味蛋黄酱?,难吃的一批,没吃过这么难吃的酱!蛋黄酱千万不要买什么低脂、减脂这种,都不好吃!如果想低脂就干脆不要放,这些酱的热量都超级高!


番茄酱推荐这种可以挤的包装,用起来非常方便。我最近一年都在用 *** 上那个牌子的番茄酱,还不错,味道挺好。亨氏的之前买的多,味道也还可以。


黄芥末酱可以放饭团上,但最搭的是热狗!有肉的时候挤一些黄芥末酱,绝!


最近买了一瓶枫糖浆,吃了一次觉得还不错,味道挺清淡的,有特殊香气。可以浇一些在松饼上,吃法还挺多的,但做面包就有点浪费了,不知道要怼多少下去才能吃出它的味道,不如用蜂蜜,这玩意儿可不便宜诶,一小瓶50块 *** 币!



海天黄豆酱,我家消耗最快的酱没有之一!这个酱有点甜甜的,是调过味道的豆瓣酱。配料表不是只有大豆那种特别干净的,有加两三种添加剂,而且这个酱里豆瓣是真的多。如果想吃纯粹的酱味可以买六必居的干黄酱和甜面酱自己调,就是比较费事,比例也拿捏不稳,干黄酱还要上锅蒸,我这个懒蛋当然是选择买调好的。


说下我家都怎么吃这个豆瓣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蘸各种菜吃,黄瓜、生菜、葱;也可以做炸酱;烙好的鸡蛋饼里边抹上它再放上菜卷着吃;调饺子馅的时候也会放一点酱进去;做酱炖的菜也是用它,反正真的用处多多。


六必居的芝麻花生酱必买好嘛各位,真的无敌好吃。酱里只有芝麻和花生的香味,需要自己加水泄开再加调料调味, *** 作起来有点麻烦,不是开罐即食型,但调的步骤不难,可以看下麻酱凉面这篇,我有写,可以按照这个 *** 试试。这个酱除了可以拌面,还可以用来做火锅蘸料,按照凉面那个里边的调就可以,再加芝麻、花生碎,也可以再加韭菜花、酱豆腐,绝对秒杀市面上卖的一切小料,我家每次吃火锅,都要废掉一瓶子酱!调好的酱做拌菜也好吃,麻酱油麦菜,真的好吃绝了!



纯芝麻酱我家也会买,可以加红糖调成做马酱花卷的酱,反正用处很多,北京人真的离不来麻酱!品牌的话可以买六必居,毕竟是老品牌品质还是有保障的。其他牌子只要配料表里是只有芝麻一种的也可以买。



番茄膏。强烈推荐!它是我去麦德龙的动力,家里没有番茄膏的时候就是我要去麦德龙的时候!现在我做中餐基本不会再用番茄酱了,都是改用番茄膏。这个配料里只有番茄和食盐,是膏状,不像番茄酱那么稀,我经常直接把它当番茄用,现在的番茄没味道也没颜色,做番茄菜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补一下。



用番茄酱做出来的菜不是番茄味是番茄酱的味儿,两者区别还是挺大的,反正我是一口就能尝出来,用这个番茄膏尝不出来放了东西哦,就是番茄的味道。



买不到这个膏的可以买我们大新疆出的罐装,都是同样的番茄膏,只是用起来不太方便。



咖喱。又一个家里常备酱。咖喱绝对是容易做里更好吃的,好吃里最容易做的,有了咖喱块,新手小白直接晋级成厨房老司机,做一盘咖喱饭分分钟的事情。


家里一直都是买好侍的咖喱,国产日本产都用过,口感差别不大,日本产的好侍也分好几个包装,味道都大差不差,但颜色差蛮多的,有的咖喱做出来颜色很深,有的就是浅黄,个人偏爱颜色深一些的。



雄鸡标的绿咖喱和红咖喱酱也会囤一些在家里,想吃辣点的时候,用椰浆煮来吃,过瘾。



甜辣酱。家里人都超级爱的一款酱。虽然有辣字但我感觉更多的是甜,甜里带一点点辣。


我家这个酱一般都是蘸炸物吃,或者拌在炒米饭里,赞!或者拌上一些蒜蓉酱,就可以做蒜蓉辣酱味道的菜。



大酱汤酱。回购过几次,还挺好吃的,很适合一人食。用起来很方便,一次一袋,只需要切一些蔬菜放进去一起煮就可以。味道上也还ok,酱味挺浓的,辣味也够,吃的我嘶哈嘶哈



煎焙芝麻酱。推烂了一款酱,真的不会人手一瓶吗?拌菜确实好吃,但吃多几口就会腻的不行,都是芝麻不如自己调芝麻酱,这次囤货也只买了几小袋。


炼乳。和炸馒头片绝配,热量+热量的组合真的让 *** 罢不能。



黄灯笼辣椒酱。大学吃桂林米线,一勺黄灯笼下去,差点把我送走,这辈子没吃过这么辣的东西!喜欢吃辣的朋友一定要买,这个辣椒酱除了太辣真的没其他毛病,味道很特别。没生米团儿之前总拿它做酸汤肥牛,颜色和味道都特别正,一边冒汗一边吃不要太爽!自从不能吃辣之后这个辣椒酱已经好几年没出现在我家冰箱了,最近又买了一瓶,打算吃起来!


蒜蓉酱。本大蒜爱好人士家里必备!吃过几个牌子,味道都差不太多。这个用处就太多了,什么蒜蓉蒸xxx都可以直接放它,调蘸料碗汁也可以放,炒菜最后也可以放一些进去,有西红柿的菜最后放点蒜,好吃指数升级!



照烧汁。有了这个酱,照烧鸡排饭又变得好容易。有的时候懒得做饭,就会选咖喱饭,照烧鸡排饭这种容易做的,有酱汁在,味道差不了还省事,通常还剩半瓶的时候,我就要囤货,以免想用的时候没有抓瞎。



味噌。我一般都是买鲣鱼昆布味道的,有点关东煮那种甜鲜味道。这个我家一般都是和豆腐海带海鲜一起做汤,或者熬面条的底汤,或者炒菜,我炒过蘑菇,很好吃。



也可以买这种配好的汤包,煮起来特别方便。



叉烧酱。我可爱吃叉烧肉了,经常自己做。用这种叉烧酱把梅花肉腌24小时,再放烤箱里烤,你就能得到一盘味道超赞的叉烧肉!之前一直买海天的,这次换了一个牌子,试试味道会不会更好呢?



酸梅酱。酸梅酱是吃烧鹅的时候爱上的,觉得那个酱好好吃,蘸肉类简直绝了,酸酸甜甜,像肯德基的酸甜酱。但买了2瓶味道好像都不太对,难道烧鹅蘸的不是酸梅酱,我一直搞错了?有知道的小伙伴能不能告诉我一下

英国人的喝茶癖好

文 | 张讴


英式奶茶

英国人嗜茶,人均消费茶叶名列世界榜首。英式早茶、下午茶都已经成了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英国 *** 有自己的茶道。受喝葡萄酒习惯的影响,他们爱观察茶叶浸泡过程的变化。优质红茶冲泡后会在茶杯里形成一道“天使环(angel-ring)”,茶香慢慢飘出。当茶水温度下降到40度后,茶水上面会有“凝脂(cream)”,茶叶浸泡出的有益元素,会在茶水中形成“沉云(cloud down)”。


英国人的喝茶癖好

4月下旬至5月初,春茶开始陆续上市了。这是英国茶商忙着拍卖茶叶的时节。在印度大吉岭、阿萨姆等地,茶农们忙碌地采摘茶叶。在春雨和雾霭的笼罩下,茶叶呈灰绿色,茶汤清透,冲泡后散发出温润柔和的清香。


大吉岭茶园

英国人喜欢调和茶。不同的海拔高度、日照时间和空气湿度,会对茶叶带来不同的色香味香。品茶师把不同茶叶搭配起来,力争做到优势互补,让口感更丰富。例如,早餐茶是由阿萨姆茶和锡兰茶调配而成。它组合了阿萨姆茶的香气和锡兰茶的味道。同一产区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也可以进行调和搭配。在调和茶中加入佛手柑,就成了伯爵茶。这是一款深受英国人喜欢的调和茶。

每家茶叶公司都有多位品茶师。为了获得一款大众满意的调和茶叶,品茶师要交叉品茶,避免带有强烈的个人爱好。由多位品茶师签字的茶叶,才能进入加工厂进行调和搭配。

蛋黄酱为什么是酸的,蛋黄酱为什么不好吃-第1张图片-

茶商还要测试不同地区的水质,开发出适合当地人饮用的调和茶。锡兰红茶、南印度茶和大吉岭红茶,比较适合硬水浸泡。软水中含的矿物质较少,适合冲泡阿萨姆红茶。这种营销战略体现了英国茶商对待茶叶的科学态度。


不同口味的英式调味茶

英国更流行的是CTC红茶,其含义是“切碎(crush)、撕扯(tear)和卷曲(c *** l)。1904年,纽约杂货商托马斯·沙利文(Tho *** s Sullivan)发明了茶袋。他当初用的是纱布袋,里面装着细碎的茶叶。这成了西方人泡茶的一大发明,其背后是标准化生产程序。长方形的纸质茶袋在1944年问世,英国人竟很快接受了袋茶泡茶。

这种茶袋上有两千多个细孔,采用的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这种工艺优点在于快速浸泡出茶叶内含物。红茶中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茶黄素越高茶汤越亮,茶红素越高,则茶汤越浓。通过不同的茶叶搭配,可以调整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比例,让茶水具有“浓、强、鲜”的特质。


一套典型的英式茶具包括茶壶、滤茶网、牛奶杯和糖罐


初识茶叶

在欧洲,葡萄牙人最早认识到了中国茶叶,时间是16世纪中期。直到1657年,伦敦的咖啡店主托马斯·加威(Tho *** s Garway)才从阿姆斯特丹进口了一批茶叶,在伦敦交易巷(Exchange Alley)的咖啡馆里售卖。他还于1658年9月在《 *** 公报》(第345号上)上刊登茶叶广告:茶水可以治疗腹绞痛、嗜睡和坏血病。作家塞缪尔?皮普斯说自己在1660年9月9喝过一杯茶。店主把茶叶放在容器里煮沸,然后自然 *** 。如果有顾客喝茶,就从容器里倒出半杯茶水,兑上热水后售卖。茶水的消费税是咖啡的两倍。


18世纪中期,饮茶已经在英国家庭流行

饮茶成为贵族们的饮品是在1662年以后。英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公主凯瑟琳。葡萄牙公主凯瑟琳把饮茶方式带入英国王室。1666年,东印度公司为国王从阿姆斯特丹购茶22磅12盎司。这次献茶活动引起了英国贵族的注意。饮茶逐渐进入了贵族文化体系。

对于没有喝热饮习惯的贵族来说,接受茶水是一个缓慢过程。他们感觉身体变得暖和, *** 变得清醒,而不是喝酒引发的思维迟滞或撒酒疯。生理变化引发了心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喜欢上了茶水。茶水逐渐取代了早餐中的啤酒后。人们变得更精神,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王室会客、 *** 内阁讨论,以及剑桥大学的学术讨论会,都把饮茶当成活动一部分。这进一步 *** 了茶叶消费。

绿茶曾经在英国市场上的主角。到了1783年,英国人开始饮用红茶,其中武夷红茶最畅销。三个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是红茶易保存和运输。红茶经过印度洋和 *** 海的酷热后,依旧能保持其品质;二是红茶不易造假,且 *** 比绿茶便宜。三是红茶具有暖胃功效,加入牛奶或糖,反倒增加了茶香和醇厚感。特别时在吃了咸肉和奶酪后,饮红茶有助于消化。


开发自己的茶园

最初,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只允许在清 *** 指定的广州“公行”里洽购茶叶。掌握贸易主动权的中国茶商经常敲诈这些“夷商”,强迫外商缴纳保护费。各种税费只增不减,且随意 *** 甚大。为了扩大与中国的贸易,英王乔治三世在17 *** 年派遣马戛尔尼出访中国。马戛尔尼拒绝在乾隆皇帝面前双膝跪地,结果受到朝廷冷遇,没有签署任何贸易协议。

英国人此时已经迷上了饮茶,市场需要量逐渐增大。英国人决定在殖民地开发茶园。1828年,英国官员约翰·沃克尔(John Walker)给印度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发去一封信,阐述了英国人经营茶园的战略构想:“与其现在受中国 *** 的任意摆布,不如寻求茶叶的持续供应地,后者才是更好的保障。此乃国家大事。”印度总督接受了这一建议,在1834年2月1日成立了茶叶 *** 会,探讨在印度开发茶园的可行 *** 。

阿萨姆在大吉岭以东120公里的布拉马普特拉(Brah *** putra)山谷地带。英 *** 人在山谷两侧发现了野生茶树。1822年,英国驻孟加拉的炮 *** 少校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 *** 后,成为当地土邦王的雇佣兵。他在阿萨姆一带看到当地人从树上采摘嫩叶,经过“萎凋”和“干燥”后泡水喝。他把这些见闻告诉了在孟加拉驻防的哥哥、英 *** 人查尔斯·布鲁斯(Charles Bruce)。



阿萨姆茶园

1834年5月7日,查尔斯·布鲁斯和好友詹金斯(Jenkins)给茶叶 *** 会写信,特邀植物专家前来考察。英国植物学家来到阿萨姆的山谷,确认了野生茶树的存在。瓦利克博士(Wallich)写信给印度总督:“我们十分确信,我们发现的茶树,只需要通过恰当管理和培植,完全可以满足商业需求。我们奋斗的目标不久就会完全实现。”

当年,他们按着红茶 *** 工艺生产了五盒阿萨姆茶,送到了加尔各答的印度总督府,获得了首肯。1838年5月6日,首批阿萨姆红茶运抵英国,并于1839年1月10进行了拍卖。其评价是“不逊于中国红茶。”阿萨姆公司于当年7月在伦敦成立。这是之一家由英国与印度联合出资经营的茶叶公司。


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

英国植物学家考察了印度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认为东北地区的大吉岭和西南地区的尼尔吉里斯(Nilgiris)丘陵地带,都适合茶树生长。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Robert Fortune, 1812-1880)担负起了栽培重任。福钧在1848年7月前往中国挑选茶树苗。他发现浙江莫干山一带的茶树品质很高,适合大吉岭山地的湿度和气候。他亲自深入莫干山地区采购了茶籽,然后把稻壳灰和茶籽放入温室箱。这批温室箱运到加尔各答后,土壤中的茶籽开始发芽。这批茶种栽种在大吉岭一带。1851年,福钧又前往福建武夷山等地,采购了两万多株茶树苗,大吉岭种植园逐渐形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英国人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开发了 *** 茶园,经营着世界上更大的红茶种植区。在世界四大红茶中,除了祁门红茶外,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和锡兰红茶都是由英国人开发经营出来的。


饮茶成了英式礼仪

英国女 *** 一直是饮茶的推动者。正如凯瑟琳公主是引导贵族饮茶的启蒙者一样,第七代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玛利亚·拉塞尔(Anna Maria Russell)创立了英式下午茶。安娜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闺密。当时贵族家的晚餐时间是晚上8点钟。在饥肠辘辘的等待中,安娜召集了几位贵夫人,一起喝茶聊天,打发时光。闺蜜之间相互邀请喝茶,也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好时机。

维多利亚时期的饮茶

女 *** 们越来越钟情于饮茶,逐渐演绎出了相应礼仪。女士们一般会穿带 *** 花边的束腰长裙,戴上时尚帽子,用伦敦腔调谈论茶叶知识,或花边新闻。女 *** 精通泡茶也是进入社交圈的一门技艺。她们需要懂得泡茶的程序和知识。打开茶叶盒,用一柄铜制或银制的小茶匙,按人数取出一定数量的散茶,放入开水温过的茶壶里。

茶叶浸泡时间也有要求。茶泡好后,就要把茶水倒入茶杯。在茶中加入牛奶后,搅拌时要用茶匙在杯中划十字,不能在杯子里划圈。有的客人喜浓茶,有的喜欢淡茶,这需要牛奶的精准勾兑。客 *** 必须知道茶语。如果自己不想再喝了,就要把茶匙放入茶杯中,或横在茶杯边缘。与茶水搭配不同的茶点,也就有了早餐茶和下午茶。

英式早餐茶和下午茶不仅由饮茶时间决定,也与茶水浓度和茶点有关。早餐茶具有提神醒脑功能。主要选用味道醇厚的红茶调制而成,茶香浓郁,适合起床后享用,搭配少量点心。下午茶多集中在下午三点到五点半。现在的下午茶已经变得简单,先用开水冲泡茶袋,取出茶袋后加入牛奶。


搭配英式茶的果盘

下午茶按配餐不同分为四种。之一种叫奶油茶(Cream Tea),红茶配松饼。松饼要用手掰,不能用刀切。这样更容易涂抹果酱和奶油,吃起来口感更佳;第二种叫草莓茶(Strawberry Tea),就是在奶油茶的基础上增加鲜草莓;第三种叫休闲茶(Light Tea),是由茶水、松饼、果盘搭配成的午后点心餐。第四种是 *** 下午茶(Full Tea),基本是前三种的集大成,外加三明治。三明治使用的面包需要切去硬边,中间夹鲜芒果腌火腿、牛油果熏三文鱼、蛋黄酱拌酸黄瓜片等,可以随意搭配。它们放在三层镀银支架上,自下而上依次是三明治、松饼、蛋糕和水果。吃茶点时,从底层往上吃。这是由咸到甜的过程,更容易吃饱。英国人把下午茶喝成了精致与优雅。

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把茶桌描述为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生活的核心。饮茶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深刻印象。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茶桌是“家庭生活的壁炉和核心”。到了周末,家人围坐在茶桌前,一起喝茶吃点心。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培育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优雅和礼仪。饮茶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含义。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人不感兴趣时,会淡淡来一句:“这不是我的那杯茶(It’s not my cup of tea)!”旁人便明白其所指。

剑桥大学附近的格兰切斯特茶园

对于英国人来说,茶是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发现。英国人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演绎着英式茶文化。泡上一杯热茶,热气从茶杯里袅袅飘起,把心境蒸熨得十分舒服。待到茶袋浸泡完后,取出茶袋,在茶水中加入牛奶,轻轻搅拌,让茶与奶完全交融。一口一口慢慢喝下去,浑身逐渐暖了起来。伴着茶水的休闲,是英国人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摘选自张讴著《英国风物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讴,1959年10月生,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曾任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和央视驻欧洲(伦敦)资深记者。著作有《印度文化产业》、《英国风物记》、《与玄奘同行》等,编导的多部纪录片在国内外获奖。

国泰君安证券:假如吃“醋”有段位 中国VS日本 谁是最强王者?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继蔬菜沙拉、低卡鸡胸肉、低糖低盐食品之后,醋也成为了健康饮食热潮下的受益品类。

有人担心蛋黄酱配上蔬菜沙拉并不能起到理想的减肥效果,洋葱+大麦黑醋、胡萝卜+柠檬醋、胡椒+五谷醋等各种口味的油醋汁很快开始大行其道。

油醋汁之外,被认为具有降血压、减肥效果的多口味醋饮料也在近年来成为调味料厂商的必争之地。

▼日本养命酒公司推出的

「饭前的URURU醋Beauty」

饭前养颜醋饮料

*** 来源: ***

健康食品理念不断渗透的当下,我国醋企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下一个“海天酱油”能否在这里诞生?

近期,国泰君安食品饮料团队在详细复盘了日本醋文化兴盛和醋企发展路径之后,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01 吃醋””

日本人根深蒂固的 ***

如果非得有一个词来形容日本人对醋的喜爱,那么“ *** ”两个字应该并不过分。

日本饮食中多海鲜水产,自食醋酿造技术自中国传入日本之时,由于食醋具有去腥功效,两者很快被搭配在一起食用。

后来醋和鱼之间的搭配关系也愈加细化。

比如有料理书中如此记载——“鲤鱼配山葵醋,鲷鱼配生姜醋,花鲈配蓼醋”。

另一个日本 *** 食品“寿司(sushi)”,首字母"su",在日语中就是“醋”的发音,其日语原意就是“醋饭”的意思。

据资料记载,寿司起源于渔民早年间用醋腌制饭团和鱼片,醋在寿司中最初的作用是防腐而非调味。

但时至今日,这种微微酸甜的口味已经成为寿司更具 *** *** 的风味。

▼ 寿司醋饭

分为赤醋饭、白醋饭

数据来源:Metro min

▼ *** 寿司时

每升米一般要加入200ml左右食醋

数据来源:《現代すし技術教本江戸前ずし編》

而日本人民对醋的热爱,走到了今天不但没有丝毫式微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

关于醋的营养价值,日本 *** 几乎都如数家珍。各类商家不仅推出了寿司醋、柚子醋、黑醋等不同场景下的细分品类,并强化使用场景。

比如白菊醋已被打造成为日本的 *** 寿司用醋,而柚子醋则被和白萝卜泥、天妇罗、冷乌冬面做绑定。

在日本爆款美食节目《孤独的美食家》中,柚子醋和白萝卜泥的组合便多次上镜。

▼ 日本醋业巨头味滋康官网

将食醋产品细分为四大品类

突出其用途

数据来源:味滋康官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近年来,醋更是从餐桌上的佐餐调料,华丽丽地走上了健康食品的C位。

如2017年Mizkan推出的果味醋饮料。

▼Mizkan在广告中强调

醋饮料和健 *** 活息息相关

*** 来源: ***

为了改变消费者对食醋“酸、口感不好”的负面印象,Mizkan开发出香草醋、蓝莓醋、玄米醋等产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各种食材都被混搭进来。

除了在口味上下足功夫,Mizkan还在广告中不断将“醋饮料”和“健 *** 活理念”做强化绑定,向消费者不断传达——“醋饮料真的很好喝,更关键的是它们对你的身体十分有好处”的信号。

02 酱油的没落和

食醋的逆袭

“食醋=健康”的理念打造,无疑在日本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食醋人均消费量始终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态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 *** 是,日本的另一个 *** *** 调味品——日本酱油不但受到西式调味料替代品的冲击,还受制于“少盐饮食”的健康理念,人均消费量不断下滑。

自1973年开始,日本酱油消费量开始见顶回落。

▼ 日本酱油消费量在1973年见顶

食醋消费量的增长则一直持续到2004年前后

数据来源:日本 *** 、日本农林水产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与之相对的是食醋消费量却始终保持着向上增长。1965年,日本食醋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酱油的1/6,而2018年已达3.29L,为酱油的1/2以上。

▼半个世纪以来

日本食醋的人均消费量明显提升

数据来源:日本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除了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之外,日本市场中醋的崛起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1、西式调味料对日本餐桌的冲击。

在日式料理中,酱油可以被蛋黄酱、咖喱等西式调味品部分取代,而食醋作为酸味剂来源,在西式调味料中很难找到替代品,甚至还是调制蛋黄酱时必不可少的原料。

2、政策标准下,合成醋退出历史舞台。

1979年,日本农林省正式颁布《食醋标准》,规定食醋分为酿造醋和合成醋两大类,必须满足相应标准并标注所含原料及添加物才能上市销售。

此后,合成醋的绝对产量及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纯米醋、黑醋、苹果醋等高档酿造醋的需求量剧增,各个食醋企业不断开发推出“绿色醋、自然醋、保健醋”等新品类,提升食醋产品附加值。

▼ 上世纪70年代

日本合成醋产量出现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日本农林水产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2003年以来

日本合成醋产量及占比仍在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日本农林水产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3 中日食醋

行业对比

1、日本食醋的人均消费量和 *** 均高于我国。

# 日本人均食醋消费量较高。

根据日本 *** 数据,在2005年前后日本人均食醋消费量达到巅峰,约为3.54kg,高于我国(2019年国内食醋销量约450万吨,人均消费量升至3.2 kg。)。

另外,日本食醋产品的衍生品类较为丰富,除了传统食醋外还有醋饮料、复合调味醋等品类,而日本 *** 明确了食醋的统计口径并不包含上述衍生品类。若采用更广义的统计口径,日本人均食醋消费量将会更高。

# 日本单位食醋 *** 高于酱油,我国食醋吨价不及酱油。

在日本,单位食醋的 *** 高于酱油是一种常态。

日本 *** 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家庭购买酱油的均价为351.5日元/升,而醋的均价为471.1日元/升。

▼按家庭消费开支口径

日本食醋均价大幅高于酱油

数据来源:日本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在醋与酱油的 *** 对比上,我国的情况则恰好相反。

中国调味品协会披露2018年百强调味品企业的食醋产品平均吨价约为3845元,而 *** *** 酱油企业海天2018年酱油吨价约为5451元,品牌食醋的整体 *** 与酱油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 日本单位食醋 *** 高于酱油

中国的情况相反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日本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中国酱油吨价以2018年海天酱油吨价 *** ,醋吨价为2018年调味品协会百强调味品企业的食醋均价;日本酱油、醋 *** 均来自2018年日本 *** 家计调查数据。

2、日本食醋行业集中度高于我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食醋行业的集中度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龙头企业的产量份额超50%,CR5超70%。

在80年代后期,日本大约有600家食醋生产厂家,到90年代中期减少到400余家,1999年开始低于300家,2017年仅剩211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日本醋业集中度已相当高

数据来源:《日本食醋》、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产量口径

从1998年至2017年,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醋企从10家上升到了14家,规模在10人以下的小厂家则从172家下降到了87家。

▼ 1998年以来

日本食醋厂家数量仍在下降

数据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反观国内,国内醋业格局整合空间仍大。

从销售收入维度看,2019年,(加上 *** 影响)国内食醋行业CR5仅为23%左右,行业龙头恒顺醋业市占率仅为9.1%,而日本和德国等国食醋行业的CR5均在70%以上,差距明显。

▼ 从销售收入看

2019年我国食醋行业CR5仅约23%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报、中国调味品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注:前五名公司销售收入考虑 *** 影响

从产量来看,目前我国有近6000家食醋生产企业,其中品牌企业仅占到行业产量的30%左右,作坊式小企业约占70%。

▼ 品牌企业仅占

国内食醋行业产量的3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4 下一个十年

中国食醋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1、食醋的用途化,是消费增量的重要来源。

从日本食醋行业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各类醋的用途已具有明确的认知,不同食醋和不同食材的搭配关系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而中国食醋的用途化扩展才刚刚起步。如恒顺近年来推出的蟹醋、饺子醋、复合的糖醋汁等。

▼ 恒顺的多样化用途产品系列

*** 来源:恒顺醋业官网

在酱油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规律。

海天等广东酱油企业在进军全国的过程中,不断对开展消费者教育,使全国消费者都接受了老抽调色、生 *** 鲜这样一种用途区分,成功打开了全国酱油市场。

在此背景下,海天金标生抽和草菇老抽都已成为15亿级的大单品。

▼ 生抽和老抽的功能特点和适用场景

有明确区分,且被消费者认知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健 *** 活理念绑定

消费者饮食健康理念的强化为食醋高端化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机遇。

恒顺醋业在产品 *** 上注重提升消费者感知,强化“有机零添加”、“手工陈酿无防腐剂”、“更多营养物质”等理念,重点研发推出了年份系列、有机系列、十年八度香酯醋等,均为高端价位的食醋。

其中“三年陈”、“六年陈”、有机糯米香醋等产品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未来有望提升在收入中的占比。

此外,恒顺主导的“基于菌群功能调控的富含川芎嗪镇江香醋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旨在通过菌群的培育和调控,以保持镇江香醋风味为前提,使醋品中产生更多有利于健康的功能物质。

3、餐饮连锁化利好龙头醋企。

长期来看,餐饮行业持续扩容仍是大势所趋,而B端同等质量菜品调味品使用量一般为C端的1.5-2倍,食醋行业规模有望随餐饮扩容趋势实现进一步扩张。

相比于C端消费者,B端餐饮客户对调味品的 *** 更为敏感,因此非连锁的小型、低端餐饮店会更加偏好包括配制醋在内的廉价食醋。

而连锁化餐饮品牌对调味品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要求更高,对定制化、复合型调味料需求大。

龙头醋企在产品品质、标准化能力以及服务于定制需求的能力上都占据优势,未来有望抓住餐饮客户需求的边际增量。

▼ 恒顺醋业餐饮渠道收入占比

相对酱油龙头偏低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扒了50款油醋汁,我这个大冤种告诉你这些坑不要踩

气温渐渐回升,预示着夏天就要来啦。


天一热,就想吃点沙拉,拯救一下我逐渐丧失的胃口。


有了沙拉,怎么能少得了沙拉酱?蛋黄酱、凯撒酱热量太高了,还是油醋汁更“健康”,热量低、味道好。



什么是油醋汁?



油醋汁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意大利,是西餐各式沙拉的配料之一。传统油醋汁的原料有橄榄油、醋、芥末酱、盐和胡椒等。


在一众沙拉酱中,油醋汁的热量可以算得上是“小清新”了,热量只有蛋黄酱、蜂蜜芥末酱、凯撒酱等的1/5~1/10


尽管热量已经够低了,但油醋汁的生产商为了迎合消费者想要“变瘦变美”的心理,推出了不少打着“低卡低脂”,甚至“0卡”为卖点的油醋汁。


这些产品一般不加油或少加油,微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酱油。主要原料有水、醋、酱油、盐、代糖、香辛料等。


被很多人推荐的「0卡」油醋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当食物的热量≤17kJ/100g(ml),就可以标注0卡。


没了油的油醋汁还能叫油醋汁吗?



油醋汁的热量本来就不高



本次测评,一共看了48款油醋汁,其中低脂/0脂肪油醋汁41款,普通油醋汁7款。



可以看到,0脂/低脂的油醋汁的热量、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都低于普通油醋汁。脂肪几乎“消失”,碳水减半,热量降低了3/4 多


41款低脂/0脂油醋汁中,37款的脂肪含量都是0(每100g的脂肪含量少于0.5g)


但说实话,每次吃一点点的话,热量、脂肪相差真不大。比如,拌一小碗沙拉,需要30g的油醋汁,低卡的是15kcal,普通的是50kcal,吃1小块指甲盖大小的巧克力,就填平了这个差距。



小心油醋汁里的盐!



油醋汁的钠很高。低脂油醋汁的盐甚至更高,比普通款高了37%。大概是油少了,不得不加盐来改善口感吧。


比如,keep0脂藤椒油醋汁的钠含量有3110mg/100g,一勺(15g)就有466mg,相当于1g多盐,多吃几口在热量上可能不太明显,但盐可就超标了。




5款油醋汁试吃测评



一共买了5款油醋汁来试吃,其中2款普通款,3款低脂款,分别是——


▍ 普通款


  • 高知名度:冠利油醋汁
  • 钠更低的:香草厨房加勒比葡萄柚油醋汁


低脂款


  • 热量低:西荟津和风油醋汁
  • 更便宜的:熊猫小懒油醋汁
  • *** &京东销量桂冠:百利油醋汁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味道怎么样?



香草厨房加勒比葡萄柚油醋汁



这款的颜色和其他几款完全不一样,颜色是透明的金 *** ,肉眼可见的亚麻籽,看着很有食欲。


这款没有加乳化剂(冠利油醋汁加了乳化剂),放久了水油分层。由于小编眼神不好,没看到包装上写的“食用前请摇一摇”,之一口吃到的都是油。



打开后,水果味很明显,很像苹果醋(@山楂觉得的是亚麻籽的香味),亚麻籽浸泡久了,没有想象中的脆。味道获得了@小西瓜@咖啡的一致认可,5款中酸味最明显。


夏天拌小番茄味道应该很不错。



冠利香醋沙拉酱



看起来是比较正常的油醋汁,包装上写了“添加橄榄油”,但是菜籽油的添加量比橄榄油都多。



里面加了卡拉胶、瓜尔胶等乳化剂,质地比较稳定,不需要吃前“摇一摇”。打开后能明显闻到香醋味,吃起来却没有之一款酸,很容易上色。


总体来说,这款尝起来中规中矩。




百利油醋沙拉汁



号称“0脂肪”“0蔗糖”,也是 *** 和京东销量更高的一款。里面加了不少的芝麻,还加了“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等甜味剂,质地和气味都很像辣椒油。



口感很丰富,酸中偏甜,吃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这款比前面几款咸,味道很不错,@小西瓜@咖啡说:销量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西荟津和风油醋汁



本场热量更低的一款,每100g的热量只有22kcal,拌一碗沙拉酱的热量才7kcal(30g油醋汁)。



能看到有不少白芝麻,闻起来仿佛有一股红糖姜茶的味道,吃起来倒不明显。


味道就是酱油和醋混合的味道,又酸又咸。



熊猫小懒油醋汁



这款的质地像酱油,比较浓稠,连味道也和酱油很像。


气味是5款中最不受待见的,很像感冒冲剂,感觉各种配料的味道没有很好地调和,散发着各种调料的气味。


不那么喜欢。





41款低脂/0脂油醋汁

推荐清单



我们对沙拉酱的态度是,不用太纠结沙拉酱是否是低脂的,毕竟沙拉酱在一餐中的占比很低;更重要的是食材的选择,选一些热量低的食物,更能控制热量。


但免不了有人问,贴心的小栗子给大家总结了这份“全网最全的低脂油醋汁推荐清单”,快收藏起来。


#下图数据以100g/ml计#


以100g/ml计


总结一下


  • 对于工作忙碌、厨艺不精的人来说,油醋汁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 不必追求0脂肪,普通款的油醋汁热量也不高。
  • 0脂0糖的油醋汁不是减肥神器,它并没有把其他食物热量清零的神奇功能。
  • 油醋汁的钠含量不低,热量再低也别放肆吃。



今日互动



你喜欢吃沙拉吗?

你有自制沙拉酱的秘密配方吗?

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编辑 | 小西瓜

设计 | 柚子

标签: 黄酱 为什么 好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