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电的发明时间的问题,以及和电是发明还是发现的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电是谁发现的电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美国的科学家 *** 发明的,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验,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最早提出电这个概念的是公元前五六百年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现在所用的电,大致可以分为利用发电机发的电,以及将化学能变成的电,如电池。
2、直到1752年, *** 才出现,做了风筝实验,而后发明了避雷针。
3、1821年,法拉第发明电动机,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鼻祖。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制造出世界上之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
4、要发电,就需要磁铁以及产生电的线圈。磁铁具有吸引铁等金属的磁力,这个力所及的范围,就称为磁场。在这个磁场中移动线圈,线圈就会产生电。但是,在强大的磁场中,如果不能够移动线圈,若不使磁力产生变化,就无法产生电。
5、 *** 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二、电的发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今日的世界已是电的世界,我们几乎没有一天可以离得开电。早上起来,被用电池驱动的钟吵醒,扭开电灯,掀开暖和的电毯被,打一个呵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而这一天没有电,你会觉得忽然变得无所事事,因为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停止。没有电,洗衣机不能用,衣服不能洗、不能烘、电视不能看;电脑不能打;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不能亮等等。看样子这真是一个寸步难行的世界。
2、电的发明和应用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 *** 而开始的。
3、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早在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就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奥斯特的报告,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他认为,两条电线平行放置的时候,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同时,会相互排斥;相反,则会相互吸引。如果将电线绕成线圈,通电后,线圈就会像自然的磁石一样。现在,安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为电流强度单位的名称。大约在同一时期,德国人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导体上存在着一种阻力,随着它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电阻的存在使电流随着电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法拉第是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他的发现为电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4、从19世纪60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但是,这种直流发电机还不够完善。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气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 *** 、电焊、电钻、电车、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电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现,导致了对电的大量需求。同时,把电力应用于生产,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 *** 。同年,美国著名发明家 *** 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之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 *** 。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著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高、易出事故等缺点。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对交流电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发电机,这种比较经济、可靠的三相交流电迅速得到推广,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电力照亮了城市和农村,为工厂和矿山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强大动力,成为生产、交通运输、通讯等全面转向工业化的决定因素。
5、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 指出:“电力工业是最能 *** 新技术成就,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由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三、电是哪一年发明的
电是自然现象,在古代人们是通过‘闪电’发现它的存在的。在古代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 *** 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产生静电有几种现象:①接触分离电: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势能,接触产生静电。②摩擦带电③剥离带电:物质原有的电荷平衡被打破,两边带上相反的电荷,同种物质的剥离和不同物质间的剥离者会产生静电④断裂带电:原有的能量平衡被打破导致两面相反电荷⑤传导带电导体的静电通过接地或电位连接即可消除⑥感应带电:带电体产生电场,电场中的导体因电荷转移而带电。 1603英国吉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 *** 0)指出地球为一大磁铁。并以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 1660德国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制造摩擦起电机。 1703荷兰商人从塞伦岛将加热后能产生电的石头带到日本。 1729英国格雷(Gray,-1736)认为物质可分导体与绝缘体。 1732美国 *** 主张电为一流体说。 1733法国迪非(Deffe, 1698-1739)发现正负电并提出电为二流体说。 1744荷兰莫欣普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ek)发明来顿瓶。 1752美国 *** (Franklin,1706-1790)用风筝实验,证明雷和摩擦电 *** 质相同,因而发明避雷针。 1753英国约翰(John Canton,1718-1772)发现静感应装置,向皇家协会报告静电感应。 1772意大利加凡尼(Galvani,1737-1798)提出带电体间的平方反比定律、介电常数概念。 1775意大利伏特设计起电盘。 1779法国库仑提出摩擦定律。 1780意大利加凡尼(Galvani,1737-1798)发现两种不同金属相碰会产生,并称为动物电。 1785法国库仑(Columb,1736-1806)发现带电体相互间之静电平方反比定律及磁极间之磁力,是为所谓之库仑定律。 1799意大利伏特(Volta,1745-1827)发明电堆及电池。 1800意大利伏特在英国皇家协会发表关於伏打电池的 *** 。编辑本段近代研究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 ***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 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之一台电动机,是之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之一台发电机。他发现之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之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关于电的发明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