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更大的陆地动物是谁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和更大的陆地动物是谁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以及更大的陆地动物是谁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哪一小动物冬眠最长
  2. 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是什么
  3. 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是哪种
  4. 哪几种动物冬眠时间最长
  5. 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

一、哪一小动物冬眠最长

冬眠的小动物有松鼠、蛇、青蛙、蟾蜍、 *** 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

睡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冬眠中不吃不动,呼吸几乎停止,身体变得僵硬,外界的任何声音都不能吵醒它们。它们一生中四分之三的 *** 在睡觉。

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看过,松鼠到了冬天就会备好食物,用干草把洞封起来,抱着毛茸茸的长尾取暖,开始冬眠,等到天气暖和后再出来。

所有种类的蛇都会冬眠,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以这个温度来看,蛇一般在秋天就开始冬眠了。

青蛙是两栖动物,也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

蟾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癞 *** ,相比青蛙体型更大,而且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并且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更低的新陈代谢。

等到第二天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会结束冬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二、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是什么

睡鼠的寿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时间里都在睡觉。也就是说,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

怎样才算是懒的更高境界?有一种名叫睡鼠的动物为大家亲身做了示范。

世界上有不少动物都会冬眠,但是冬眠期也就仅仅局限在冬季,可是睡鼠的冬眠期(或者说休眠期更合适)却长达九个月,是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除了夏季比较炎热的时候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生物学家曾做过统计,睡鼠一生的寿命大约为五年,严格来算的话睡鼠的一生有3.75年都是处于睡梦状态的。

从生物学的分类上来说,睡鼠属于啮齿目、松鼠亚目、睡鼠科。尽管它们很嗜睡,但身体能储存的能量和脂肪实则很有限。因为成年以后的睡鼠体长也不过十厘米左右(不包括尾巴),体重也就跟一只鸭蛋差不多。好在是睡鼠睡着以后,本身的体态活动会降到更低限度,所以能量消耗的也比较少。

每年大约在春末夏初的时候,睡鼠会从睡梦中醒来,但也并非是每一只睡鼠都能成功从睡梦中醒来,有相当一部分睡鼠会在漫长的休眠期中直接饿死。然而即便是饿死,在天气彻底转暖之前,睡鼠们也是不会起来找食物吃的。抱着自己的尾巴呼呼大睡在睡鼠眼里就是最惬意的事,至于肚子饿的事,哪管得了那么多呢!

如果有幸没被饿死,睡鼠醒了以后就会到处去找食物吃,各种植物的茎叶、浆果都是它们非常喜欢吃的食物。吃饱以后睡鼠们就会立即出发去寻找自己的伴侣在短暂的苏醒期内进行 *** 。雌 *** 睡鼠受孕以后会在五六十天的时候产下幼崽(通常为三四只左右),彼时夏季也就剩下一个尾巴了。

为了给幼崽提供充足的奶水让它们快速长大,睡鼠妈妈会抓住这最后的黄金期大量采食,尤其是采食各种脂肪能量含量比较高的坚果。所幸的是,睡鼠宝宝的成长速度也确实够快,只需要数周的哺育便会具备 *** 采食的能力。当然这也是环境所迫,毕竟秋天马上就要来了,所有的睡鼠又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陷入梦境之中。

可能睡鼠的这一系列特征,会让你觉得它们在这残酷的自然界根本混不下去吧!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如今世界上的睡鼠尚且有7属15种,并且每种睡鼠的绝对数量也都不少,基本上没有灭绝的危机。

三、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是哪种

1、冬眠现象是许多动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气候变冷、食物缺乏的一种 *** 。动物在冬眠期内,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降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十分微弱,整个生命依靠夏季食物充足时在体内逐渐积累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来维持,所以可以渡过长达数月的冬眠期而不至于饿死。

2、在许许多多的冬眠动物中,冬眠时间最长的当推睡鼠。它每年有5~6个月(从10月至4月)的时间处于冬眠状态。据报道,英国有一只睡鼠竟酣睡了6个月23天,可谓是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了。

3、睡鼠在形态与构造上,介于鼠科与松鼠科之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小(60至190毫米长)、前肢短、眼睛大、耳朵大而圆、尾巴多毛、有长须、无盲肠。

4、睡鼠是树栖动物,多数筑巢在树洞中。白天在树洞或丛林中睡觉,晚上外出寻找食物。主要吃浆果、坚果、谷粒等物,有时也食一点虫类。吃食时候的姿态象松鼠,席地而坐,手捧食物入口。它的感觉敏锐,行动灵巧,如在地上感到“风吹草动”,立即爬上树顶。

5、睡鼠的种类较多,欧洲、 *** 、非洲均有分布,并都有冬眠习 *** 。生活在中欧、西欧各地的普通睡鼠,常被人们饲养为玩物。产于日本的日本睡鼠,它的尾巴比身体长,脊 *** 有一条黑纹,容易识别。产于欧洲和北非的田园睡鼠,它的尾巴能脱落后再生,这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非洲睡鼠仅分布于非洲 *** ,其他地区是没有的。

四、哪几种动物冬眠时间最长

当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变冷时,蛇的体温则随之下降,蛇体的功能减退。当气温下降至10℃时,蛇停止一切活动,开始进入冬眠。

在冬眠期间,蛇不吃不喝,新陈代谢降到更低水平,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更低需要。冬眠是蛇对低温的适应,也是蛇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遗传特 *** 。

野外冬眠时往往几十条或成百条蛇 *** 在一起,在干燥的洞 *** 、树洞内,这样可以升高体温,减少水分蒸发,利于越冬。直到次年春暖花开、外界气温高于10℃时,蛇方能从冬眠中苏醒,开始出洞生活。

蝙蝠的体温变幅很大,可达56℃(由-7.5-48.5℃),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于其生理和行为特点不同,体 *** 较恒定,而绝大多数的小型食虫蝠则是典型的异温动物。留在原地的种类则在严寒的冬季便进入长时期的冬眠。

据不完全统计,栖息在 *** 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和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动的时间仅占1/15~1/20,其余的时间都在睡眠(库加金,1959)。当环境温度达到16~28℃时,蝙蝠即处于深睡状态,睡眠的蝙蝠生理机能减慢,新陈代谢降低。由于代谢低耗,致使某些蝙蝠寿命较长。

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最大的陆地动物是谁-第1张图片-

蝙蝠会用后爪攀住石缝,然后大头朝下缩在一起,开始自己的冬眠。

在气温降到7℃时,刺猬才进入冬眠状态。刺猬冬眠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进入冬眠后,体温下降,其它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

举例来说,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呼吸约五十次,在冬眠的时候每分钟至多呼吸八次,有时只呼吸一次,甚至一连几分钟都不呼吸,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心跳二百次,冬眠的时候减少到二十次。

小小的刺猬会在冬眠时将自己紧紧裹成一个小刺球,在体温过低时醒来调整一下再接着睡,早起的刺猬不仅没东西吃,没准还会丧命。

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在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20℃以上怕热,躲在深水淤泥中。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在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

在寒冷的北方,有些松鼠会和田鼠、熊一样躲进窝里冬眠;而在比较暖和的南方,松鼠一般不会冬眠,而是储存食物过冬,人们仍然能在冬天看到松鼠在野外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蝙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刺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鼠

五、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

1、睡鼠的寿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时间里,都在睡觉。也就是说,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

2、冬眠,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天避开食物匮乏的一个“法宝”。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

3、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 *** 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 *** 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 *** 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4、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著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5、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动物在冬眠时,血细胞还会大大减少。平时,1立方毫米土拨鼠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尽管体内“卫士”──白细胞大大减少,但冬眠动物却从来没有发现生病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动物 冬眠 陆地 最长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