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二月 *** 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七月 *** 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二月 ***
1917年3月(俄历2月),之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时, *** 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 ***
*** ——二月 *** 。二月 *** *** 了 *** *** 长达 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
沙皇 *** *** 的 *** *** 。在 *** 过程中成立了新的 *** *** ——彼得格勒工兵 ***
苏维埃。但资产阶级窃取了 *** 的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 *** ,形成两个 *** 并存的
局面。二月 *** 的胜利为 *** *** 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
1905—1907年 *** *** 失败后, *** 势力猖獗, *** 转入低潮。但是资产阶级民
主 *** 的任务并没有从日程上取消。1907年 7月, *** 社会 *** 工 *** 第三次 *** 会议
的决议指出:“决定 *** *** 的基本原因依然存在:国内 *** *** 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的极不适应、农民的破产、 *** 贫困的加深以及失业现象仍然存在,因而, ***
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而同时 *** 力量也没有被彻底 *** 。”
在之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 出现新的 *** *** ,群众 *** *** 斗争的规模已经接
近1905年,其组织 *** 和觉悟 *** 已经大大提高了。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
*** 斗争不断发生,规模很大。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在1912年参加 *** 的有72万 5
千人,而在1913年有88万 7千人。实际 *** 的人数大大超过官方公布的数字。这种群
众 *** 的 *** *** 斗争,直接反对沙皇 *** *** 。由于之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运
1914年开始的之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 战争。沙皇 *** 是参与发动这场
战争加速了 *** 时机的成熟。战争期间, *** *** 经济遭到严重 *** 。 *** 的工
业基础本来就不够发达。1913年,全国钢的产量只有 420万吨。机器制造业、化学工
业薄弱。没有汽车制造业。许多机器、 *** 仰赖外国。战前, *** 进口的机器占37%,
重要的设备、车床的自给率不到 1/3。战争削弱了 *** 同国外的商业联系,机器的进
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 *** 机器工业虽有所增长,但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战
争消耗掉。据统计,这期间 123个大机器制造业的产品从20030万卢布增加到95460万
卢布。平均军工生产每年增长13倍多,而民用生产只增长 40%。1916年,农业机器产
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
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
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1916年,彼得格勒
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在前线, *** 、 *** 严重不足。每月需要6万支 *** ,而1914
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 *** 。每月需要 *** 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
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1916年最后 5个月,
铁路为 *** 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1%。到1917年,粮食运输量又下降,1月为
50%,2月为 42%。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
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
肉、鱼烂掉。1916年,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厢。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
被德国、奥匈所 *** 。 *** 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海
参崴。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
铁路是窄轨(1916年改为宽轨),运输不便。海参崴离 *** 腹地又太远。结果,大批货
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
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大战爆发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1,500万,
主要来自农村。据1917年调查,在欧俄50个省份内,农村男劳动力减少 47.4%。耕地
面积减少 1千万俄亩。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少到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
量减少 1/4。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在市场上,粮食、肉、糖和其他农
产品日见短缺。1916年12月,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 14%。地主、富农、
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
*** 上以高价 *** 。1916年夏,彼得格勒粮食 *** 比战前提高1.5—3倍,肉和糖尤其
昂贵。广大人民处在饥饿线上,怨声载道,不得不起来斗争。1915年在欧俄因饥饿引
起的农民 *** 达684起。1916年头5个月,农民 *** 达510次。
在各交战国中, *** 的战线最长。战争在5万平方公里的 *** *** 上进行。300万
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 *** 致残和死于瘟疫。到1917
年3月30日止,俄 *** 损失840万人。许多士兵的家庭无人抚养,生活非常痛苦。
为了维持战争,沙皇 *** 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到1917年3月,达300亿卢布以上。
其中 1/3靠借外债支付,其余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1917年,卢布的官方牌价降
到55戈比,购买力降到27戈比。国债从1914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7年1月的336亿卢
布。沙皇 *** 的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
沙皇 ***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国防、粮食、燃料和运输 4个专门
会议,来调节国内的经济生活。但并没有能够挽救经济的破产,却对劳动人民实行无
比残酷的掠夺。大多数工厂为完成军事定货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妇女、
少年的劳动。据345个企业的统计材料,平均纯利润在1913年为8.84%,1915年增加到
16.49%,1916年又增加到17.58%。
经济混乱,加上军事失利,促使全国 *** 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反对饥饿、反对帝
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 *** 的斗争结合了起来。
1915年5月,发生了伊凡诺沃-沃慈涅先斯克工人 *** ,要求降低物价、提高工资。
接着,科斯特罗马工人 *** 。1916年初,为纪念“流血星期日”,彼得格勒10万工人
*** 。广大农民的不满情绪也在增长。抗捐、反对征调粮食和马匹的运动遍及各地。
士兵也受到 *** 的影响。1915年,爆发了波罗的海“汉古特”号主力舰水兵的 *** 。
*** 是各族人民的监狱。 *** 境内被 *** 民族也进行了维护民族利益、争取民族解放
的斗争。1916年 6月,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的 *** ,是这一年的 *** 。其中哈
萨克斯坦土耳盖的 *** 一直坚持到二月 *** 后,还同资产阶级临时 *** 展开斗争。
在 *** 阶级内部, *** 危机趋于表面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阿历山德拉在政
治上、军事上走投无路,在精神上便寄托于迷信。大骗子格·叶·拉斯普廷(1872—
1916年)曾冒充“仙长”、“先知”,被引进宫廷。他以迷信填补沙皇和皇后心灵上
的空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宫廷日渐得势,终于 *** 纵了皇室部分的权力。1914—19
16年,在拉斯普廷的策划下,更换了4个内阁 *** 、6个内务大臣、4个陆军大臣、3个
外交大臣、4个农业大臣、4个司法大臣。1916年, *** 集团又 *** 为以大臣会议 ***
(内阁 *** )斯提尤尔美尔为首的亲德派和以外交大臣萨松诺夫为 *** 的亲英派,互相
攻讦。资产阶级对沙皇 *** 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和防止 *** 的发生表示愤懑。阿历山
德拉甚至被怀疑是德国的 *** ,因为她出生在德国,重用亲德派。在贵族中间,对沙
皇的昏聩无道亦痛心疾首。1916年12月,拉斯普廷在彼得格勒被尤苏波夫公爵等保皇
派集团刺杀。保皇派妄图以此来拯救罗曼诺夫王朝,阻止 *** 的爆发。但在拉斯普廷
被杀后,在资产阶级中间便传出一种 *** 的风声,说一小撮阴谋分子正准备集结于彼
得格勒,企图在皇村和彼得格勒之间潜入沙皇的列车, *** 沙皇并立即把他送到国外
去。所有这些,说明沙皇 *** 的 *** 已经摇摇欲坠了。
到了1917年初, *** 时机已经完全成熟。1917年1月22(9)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
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举行 *** 。参加 *** 的达14万 5千人。在莫斯科、哈尔科夫、巴库
等城市也举行群众 *** 的 *** 和 *** *** 。当时彼得格勒 *** 局局长在给内务大臣的报
告中说:“总 *** 的思想一天一天地获得新的支持者,并像1905年一样流行。”
在这个时候,资产阶级感到恐慌。资产阶级向沙皇呼吁,希望沙皇让他们参加政
权。但是,沙皇根本不予理睬,并以解散国家杜马进行威胁。孟什维克为着给资产阶
级撑腰,邀请工人在 2月27(14)日国家杜马开会那天到杜马所在地塔夫里达宫附近举
行和平 *** ,要求杜马建立一个使“人民有生路”的 *** 。这样可以提高杜 *** 声望,
布尔什维克坚持反对孟什维克追随资产阶级的路线。由于沙皇 *** 的 *** ,当时
以 *** 为首的 *** 处在国外,称 *** 国外局, *** 在国内的工作由 *** *** 局领导。
1917年初,参加 *** 局工作的 *** 是维·米· *** ,亚·加·施略普尼柯夫,
彼·安·扎鲁茨基。 *** *** 局通过决议,指出到杜马去 *** *** 必然模糊工人
阶级的 *** 意识。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 *** 会散发 *** ,号召工人在“ *** 沙皇君主
*** !”“以战争反对战争!”“临时 *** *** *** !”的口号下举行 *** *** 。结果,
在2月27日,有9万人参加 *** ,大部分工人都跟着布尔什维克走,在涅瓦大街 *** 游
在布尔什维克 *** *** 局的领导下,群众进一步发动起来。
3月3日(2月18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厂冲压车间工人举行 *** ,要求提高计件
工资和召回被解雇的工人。厂方无理拒绝,且以高压手段进行威胁,宣布不定期歇业。
在这个厂的工人中已有重大影响的布尔什维克 *** 组织立即领导工人同厂方针锋相对地
斗争。 *** 扩大到整个普梯洛夫厂。3月7日(2月22日),按军管当局命令,普梯洛夫
厂大门紧闭。工人无法入内,便成立 *** *** 会,并决定请求其他工人支援。冲突进
3月8日(2月23日),按布尔什维克 *** *** 局和彼得格勒 *** 会决定举行集
会,庆祝国际妇女节,并进行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反对沙皇 *** 的宣传鼓动。散会
后,女工们纷纷上街 *** *** ,男工也跟着走了出来。这一天参加 *** 的达 9万人。
当天晚上,布尔什维克 *** *** 局和彼得格勒 *** 会讨论了一天来斗争的形势,
3月9日,彼得格勒 *** 的人数增加到20万。群众从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 *** 。警
察企图把群众分开,但无济于事。工人们时而在这里 *** ,时而在那里出现,继续示
在群众 *** 的 *** 、 *** *** 发展起来后,布尔什维克把争取 *** 转到 *** 方面作
为重大的任务。布尔什维克组织工人深入营房、哨所、巡逻队,说服士兵不向人民开
3月10日,彼得格勒 *** 转变为总 *** 。各种企业、商店、餐厅、咖啡馆都停止
工作。在市中心挤满了人群。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营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
得格勒 *** 司令哈巴洛夫关于首都局势的报告后,下令对彼得格勒 *** 运动实行恐怖
手段。3月10日晚,他签署了给哈巴洛夫的电报:“着令于明日京都中的 *** 乱悉行制
止”。沙 *** 队连夜 *** 了布尔什维克 *** 彼得格勒 *** 会 *** 5人,在彼得格勒市中
心和交通要道上布满了 *** ,在屋顶和角楼里架起了 *** 。
但是, *** 烈火并没有被扑灭下去。根据 *** 局的决定,由维堡 *** 会代行彼
得格勒 *** 会的职权,继续 *** *** 行斗争。
3月11日是星期天。彼得格勒工人仍涌向街道、广场。禁卫军巴甫洛夫团后备营
第四连士兵 *** ,拒绝向人民开枪。这次 *** 标志着士兵已经开始转到人民方面。晚
上,布尔什维克维堡 *** 会开会。会议认为当时的形势对 *** 十分有利,决定将
*** 转变为武装 *** ,并计划与士兵联欢,夺取 *** 库。 *** 人民同沙皇 *** 最后决
3月12日,成千上万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进。由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组
织工作, *** 中的大批士兵转到 *** 方面,早晨 6时,沃伦禁卫团教导队士兵 *** ,
*** 教导队队长,然后上街,开往附近的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团和立托夫斯基团,把这
两个团的士兵联合起来。整理好队伍后, *** *** 开往维堡,同工人会合。驻在维堡
区的莫斯科禁卫团教导队进行反抗,阻止士兵参加 *** 。 *** 士兵和工人冲进营房,
*** 教导队长,夺取了 *** ,武装了工人。工人和 *** 士兵夺取了兵工总厂和炮兵总
部,缴获4万支 *** 、3万支 *** 和大量 *** 。布尔什维克带领群众向监狱冲击,释放
了 *** ,获得释放的布尔什维克立即奔向工人区,参加战斗。
士兵和工人公开联欢, *** 参加 *** 越来越多。据统计, *** 参加 *** 的在 3月
11日晚还只有600人,12日早晨增加到10200人,中午增加到25700人,晚上达66700人。
3月12日晚,沙皇的大臣们在玛丽亚宫开了最后一次会,但很快就被 *** 了。
尼古拉二世企图从前线调回 *** 来彼得格勒 *** *** 。但是,彼得格勒附近的军
队已经 *** 。沙皇的 *** 队被阻拦在半路。整个首都掌握在 *** 人民手中。
3月12日晚,布尔什维克 *** *** 会(经 *** *** 局讨论后)以 *** 形式发
表了《告全体 *** 公民书》,宣告沙皇 *** *** ,首都已经转到 *** 人民手中;指出
工人阶级和 *** ***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 *** 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 8小时工作
制,联合各交战国人民制止 *** 战争。这份宣言曾在彼得格勒广为传播,在工人
和士兵的 *** 上宣读,以后又重印。它反映了布尔什维克的更低纲领,是实行资产阶
级 *** *** 的指导 *** 文件,是布尔什维克在二月 *** 中的领导作用的见证。
*** 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胜利后,接着在各地迅速展开。
3月12日,布尔什维克 *** 莫斯科 *** 会散发 *** ,号召工人和士兵举行 *** 和示
威 *** ,支持彼得格勒武装 *** 。13日晨,莫斯科开始总 *** 。 *** 队伍向红场、市
杜马行进。武装的工人把警卫撵走,解除他们的武装。在市杜马对面的广场上举行群
众大会。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走进营房,同士兵联欢。士兵很快转到 *** 方面。3月1
日,工人和 *** 士兵占领了克里姆林宫、兵工厂、火车站、市 *** 、 *** 局、电报局
彼得格勒附近的驻军和舰队热烈响应首都武装 *** 。3月14日,整个喀琅施塔得
掌握在 *** 人民手中。赫尔森福斯(赫尔辛基)的水兵、士兵也举行 *** 。
彼得格勒武装 *** 的消息传到前线时,广大士兵立即行动起来,成立士兵 *** 会,
对军官实行监督。农民也欢迎 *** , *** 沙皇 *** 已经给他们带来 *** 上的解放。他
们开始夺取地主的土地,争取经济上的解放。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
这样, *** 第二次资产阶级 *** *** ,即二月 *** 取得了胜利。
在 *** 和武装 *** 过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 *** 机关——苏维埃。还在
3月12日早晨,在布尔什维克 *** 维堡区 *** 会和工人的会议上,依照维·米·莫洛托
夫的建议,就成立了工人 *** 苏维埃发起小组,并以这个小组的名义于当天向全市散
发告工人、士兵书,号召建立苏维埃作为 *** 的 *** 机关,并指定以芬兰车站为 ***
孟什维克和社会 *** *** 人其中包括国家杜马中的孟什维克 *** ,劳动派,地方自
治局、城市 *** 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律师,新闻记者, *** 军事工业 *** 会工
人小组的成员等,3月12日(2月27日)下午2—3点,到达塔夫里达宫。他们当中一些同
工人保持着联系并进行合法活动的 *** 人物,如国家杜马 *** 尼·齐赫泽、马·斯柯
别列夫、亚·克伦斯基、波·波格丹诺夫、库·格沃兹杰夫、尼·索柯洛夫、伊·沃
尔柯夫等,自称是工人 *** 苏维埃临时执行 *** 会的成员,并以这个 *** 会的名义向
首都公众发表通告。通告立即被印成 *** ,并在当天的《彼得格勒新闻工作者消息报
》上公布。通告说:在国家杜马开会的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和居民的 *** 宣布,他们
的 *** 的之一次会议定于今晚 7点在国家杜马所在地召开。所有转到人民方面的 ***
每1连选1名 *** ,工厂每1千人选1名 *** ,不足1千人的工厂选1名 *** 。
从通告发表到开会只有几小时,许多工人正在街头参加战斗,不能参加 *** 。孟
什维克在沙皇 *** 时代已经能够从事合法活动,拥有方便的条件(如通过军事工作委
员会“工人小组”、孟什维克国家杜马 *** )来通知自己的支持者出席会议。结果,
大多数苏维埃 *** 不是工人直接 *** 产生的,而是由合法工人组织指派的。布尔什维
克只有少数 *** 。孟什维克、国家杜马 *** 尼·齐赫泽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 *** ,
劳动派、社会 *** *** 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当选为副 *** 。参加执行 ***
会的,大多数也都是孟什维克和社会 *** *** 人。只是到会议即将结束时, *** 才
赶到塔夫里达宫。经过他的努力,布尔什维克 *** 才有 3名 *** 参加彼得格勒苏维埃执
行 *** 会。他们是:亚·加·施略普尼柯夫、彼·安·扎鲁茨基、彼·阿·克拉西柯
由于群众的压力,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得不采取一些 *** 措施。在苏维埃之一次会
议上决定成立 *** ,以进一步领导 *** 的 *** 运动;成立工人 *** (赤卫队的
前身),以维持首都的 *** 秩序;成立粮食 *** 会,以保证首都军民的粮食和其他食
品的供应;委派10名专员到彼得格勒各区,建立 *** *** ;在银行和造币厂设立岗哨,
剥夺旧 *** 对财政金融的控制权;查封 *** 报纸,出版苏维埃的机关报。
为了巩固工人和农民(士兵大多数来自农民)的战斗联盟,布尔什维克主 *** 立有
士兵 *** 参加的苏维埃。3月13日,士兵 *** 开始到塔夫里达宫参加苏维埃会议。14
日,举行了统一的工兵 *** 苏维埃全体会议,10名士兵、水兵 *** (其中两名布尔什
维克)参加苏维埃执行 *** 会。同时,发布了彼得格勒工兵 *** 苏维埃之一号命令,
规定在所有部队中通过 *** 成立士兵 *** 会、水兵 *** 会,各部队的一切活动只能服
从工兵 *** 苏维埃和士兵 *** 会。其中第五条规定 *** 必须归士兵 *** 会掌握,废除
旧军衔,禁止军官 *** 士兵。之一号命令保证了 *** 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对巩固 ***
继彼得格勒苏维埃之后,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同样的权力机关。在全俄苏维
埃成立以前,由彼得格勒工兵 *** 苏维埃行使它的职权。
但是,当时除了工兵 *** 苏维埃以外,还有另一个 *** ,即资产阶级临时 *** 。
*** 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怕 *** 更甚于害怕 *** 派,
是一个 *** 阶级。他们很多人都是保皇派,只要求立宪,同沙皇瓜分 *** ,并不想
从根本上 *** 沙皇 *** 。但在 *** *** 中,他们摇身一变,成为 *** 的同 *** 。3月
12日夜,他们急忙成立国家杜马临时 *** 会,企图抢先夺取 *** 。他们还派十月 *** 人
亚·伊·古契柯夫和国家杜马 *** 瓦·维·叔尔根前往普斯科夫同沙皇谈判,妄图保
存君主 *** 。叔尔根和古契柯夫竟向沙皇献策,说挽救皇朝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更高管
理权转到其他人手中。尼古拉二世最后决定退位,而让位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3月
15( 2)日午夜,沙皇签署了退位宣言,并按照古契柯夫和叔尔根的请求签署了任命立
宪 *** 人李沃夫公爵为大臣会议 ***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为更高总司令的诏书。
由于人民的强烈 *** ,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当古契柯夫返回途中,在彼得格勒车站,
举杯表示对米哈伊尔的祝愿时,工人们愤怒地要把古契柯夫 *** ,并把他 *** 。米哈
伊尔也没有力量登上皇位,而在1918年被枪决。
当时的实际力量在苏维埃一边。国家机关的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广播局、车站、
铁路等都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国家杜马临时 *** 会连印一张声明的地方都没有。没有
苏维埃的同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立自己的 *** 。因此,国家杜马临时 *** 会便向苏
维埃执行 *** 会建议就成立新 *** 问题进行谈判。窃取苏维埃领导岗位的孟什维克和
社会 *** *** 人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孟什维克从机会主义立场
出发,力图 *** *** 的范围。他们认为 *** 沙皇 *** 后合法的主人只能是资产阶级,
苏维埃只能对资产阶级施加压力,促使它向左前进。布尔什维克反对把 *** 交给资产
阶级。3月15日,在苏维埃的全体会议上, *** *** 布尔什维克 *** 批判了苏维埃
执行 *** 会同杜马 *** 达成协议的计划,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 *** *** 。孟什维克
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攻击 *** 是“分散的、无组织的”力量,鼓吹利用资产
阶级来巩固对沙皇 *** 的胜利,蒙骗一些苏维埃 *** 。结果,苏维埃以多 *** 过了执
行 *** 会的建议,把 *** 拱手交给资产阶级。
3月15日,之一届资产阶级临时 *** 成立。大地主格·叶·李沃夫为临时 *** 总
理兼内务部长,主要资产阶级政 *** ——立宪 *** 首领巴·尼·米留可夫为 *** 长,
资产阶级右翼政 *** ——十月 *** 首领亚·伊·古契柯夫为陆海军部长,社会 *** *** 人亚
这样,形成了既有苏维埃又有临时 *** 的两个 *** 并存局面。
为什么掌握了实际 *** 的苏维埃竟然自愿地把 *** 交给资产阶级?为什么资产阶
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之一, *** 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小资产阶级最多
的国家。大批小资产阶级直接卷入 *** 浪潮中,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动摇 *** 和不稳定 *** 。
第二,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的成份发生了变化。大批有觉悟的工人被征调
到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小业主。他们成为孟什维克和社
会 *** *** 人影响工人队伍的社会基础。第三,二月 *** 期间, *** 领袖 *** 及其他一
些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侨居在国外。在国内,许多布尔什维克尚被关在监狱或在远离革
命中心的流放地。 *** 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第四,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组织上又有很大发展,拥有地方 *** 、 *** 教育机关、各
种全国 *** *** 、杜马、军事工业 *** 会等合法阵地,并利用报纸、刊物等 *** 工
具。这些,使资产阶级拥有巨大的优势。当沙皇 *** 在 *** 的打击下一倾覆,资产阶
从3月8日彼得格勒工 *** *** 开始到3月15日尼古拉二世退位止,在8天内,沙皇
*** 彻底崩溃了。二月 *** 进展之迅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二月 *** 这样快地取得
沙皇 *** 的残酷 *** 和 *** 战争,促使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激起人民极大
的反抗力,是二月 *** 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 说:“ *** *** 之所以如此容易发
生,只是因为 *** 受到沙皇 *** 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 *** 那样严
二月 *** 所以胜利还在于1905—1907年 *** *** 的影响。这次 *** 提高了群众的
觉悟,使他们获得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锻炼。 *** 指出,“如果不是 *** *** 在
1905—1907年间进行了极其伟大的阶级战斗和表现了 *** 的毅力,那末第二次 *** 的
在二月 *** 中, *** 是领导者,同农民结成了亲密联盟,而且资产阶级看到
人民即将战胜 *** *** 也投机 *** 。在阶级力量对比上,人民力量占优势。 *** 遇到
的阻力比较小。所以 *** 说:“二月 *** 获得最初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当时跟着无产
阶级走的,不仅有农民群众,而且还有资产阶级。因此我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沙皇制
度,达到了1905年所没有达到的目的。”
二月 *** 期间,布尔什维克尽管处境很困难,人数又少,但他们没有失去同群众
的联系,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领导 *** 运动。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表达了广
大群众的心声,是发动群众的有力 *** 。在二月 *** 中,只有布尔什维克明确地提出
了 8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建立 *** *** 国和结束 *** 战争的彻底的 ***
*** 纲领,并指出实行这个纲领的道路。资产阶级的主要政 *** 立宪 *** 以及其他任
何自称为社会主义的政 *** 都不敢公开触及这些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 *** 问题。
二月 *** *** 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 *** 的 *** ,标志着 *** *** 的之一
阶段——资产阶级 *** *** 阶段已经结束,开始了 *** *** 的第二阶段—— ***
二月 *** 的胜利使 *** 的 *** ***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 *** 历史的发展,
“使落后的 *** 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并且
几乎赶上了法国”。这就为 *** *** 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
二、二月 *** 的时间和结果各是什么
1、时间:1917年3月3日—1917年3月15日;
2、结果:沙皇退位,建立资产阶级临时 *** 。
3、 *** 战争激化了 *** 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历2月23日至27日), *** 爆发二月 *** , *** 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 *** 的 *** ,二月 *** 后出现了两个 *** 并立的局面,临时 *** 和苏维埃 *** 。后又因为临时 *** 的措施不当,爆发了十月 *** 。以 *** 为首的苏维埃 *** 控制了局面。二月 *** 为 *** 人民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发生在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次 *** 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 *** 人民和被 *** 民族反对战争、反对本国 *** ,争取民 *** 利和民族解放的 *** 运动的高涨。
三、 *** 二月 *** 的时间
1、国第二次资产阶级 *** *** 。因发生于1917年俄历2月(公历3月)而得名。1914年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 *** 经济濒于崩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V.I. *** 提出了变 *** 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7年初, *** *** 运动急剧发展。资产阶级也感到沙皇 *** 已经摇摇欲坠,企图发动宫廷 *** 。1917年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开始 *** 。10日,发展成为反对饥饿、反对 *** 战争、反对沙皇 *** 的 *** 总 *** , *** 人数达到25万人。沙皇 *** 下令开枪 *** 参加 *** 和 *** 的群众,激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抗。11日,布尔什维克维堡区 *** 会决定将 *** 转变为武装 *** 。12日(俄历2月27日), *** 席卷全城。驻守彼得格勒的士兵拒绝向工人开枪,大批转到 *** 方面。 *** 士兵和工人 *** 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释放 *** ,布尔什维克 *** 发出《告全体 *** 公民书》,宣布首都已经转到 *** 人民手中。 *** 在全国迅猛展开。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 退位, *** *** 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覆灭。
2、 *** 期间,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新的 *** ——工兵 *** 苏维埃。同时,资产阶级得到孟什维克和社会 *** *** 人的支持,成立 *** 临时 *** ,形成了两个 *** 并存局面。
四、二月 *** 和十月 *** 的区别
1、二月 *** 和十月 *** 的区别主要为以下几点:
2、二月 *** 时间为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十月 *** 为1917年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
3、二月 *** 时间为资产阶级 *** *** ;十月 *** 为 *** 社会主义 *** 。
4、二月 *** *** 的是沙皇的封建 *** *** ;十月 *** *** 的是资产阶级临时 *** 。
5、二月 *** *** 了沙皇的 *** *** ,导致了资产阶级临时 *** 和苏维埃 *** 并存的局面。
6、十月 *** *** 了资产阶级临时 *** ,建立了 *** *** 和由 *** 主义政 *** 领导的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 *** 国,简称苏俄,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 *** ,为世界各国 *** ***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7、1917年 *** “二月 *** ”后,中国驻俄公使刘镜人奉北洋 *** 之命,于3月30日在俄首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会见了俄临时 *** *** 副部长,宣布承认临时 *** 。此后,刘镜人不断从彼得格勒发回有关 *** 政局的电报。
8、11月7日,“十月 *** ”爆发当天,刘镜人在致 *** 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 *** *** ,主和议,并以 *** 相挟制。 *** 力弱, *** 为难,恐变在旦夕。”从电报的内容看,发报时 *** 正在酝酿中,尚未爆发。电报中说的“广义派”,即布尔什维克。
9、次日,刘镜人又发了一个电报,报告了 *** 的消息:“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 *** ,经新组之 *** 军事会下令,凡 *** 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 *** 掌握,民间尚无 *** 扰情事。”这份电报对 *** 经过作了详细的报告。
10、“十月 *** ”爆发后,北京与彼得格勒之间的电讯暂时中断,北洋 *** *** 直到11月27日才接到刘镜人7日的来电,11月28日接到刘镜人8日来电,整整迟到20天。
11、在此期间, *** 曾于11月12日致电驻俄公 *** ,询问情况。中国驻丹麦公使颜惠庆于11月13日和15日也曾根据当地的传闻致电北京 *** ,报告 *** 发生“二次 *** ”的消息。
12、11月下旬,北京与彼得格勒之间的电讯逐渐恢复,刘镜人连续发电报给 *** ,报告 *** *** 进展。例如,刘镜人在11月30日发出的电报中,通报了 *** 立宪议会 *** 的结果,但北洋 *** 追随各协约国 *** 的政策,拒绝承认苏维埃 *** 。1918年2月26日,刘镜人根据北洋 *** 的命令撤离彼得格勒。
13、可见,在“十月 *** ”爆发后,中国 *** 通过驻俄公使的电报,对 *** 政局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些电报的内容,只有少数官员能够获知,大多数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主要靠随后的报纸,如《 *** 日报》、《申报》、《晨钟报》等发表的报道,才了解了十月 *** 。
文章分享结束,二月 *** 时间和七月 *** 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