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份贡菜!”
每次去川渝火锅店吃火锅,点完各种牛肉、黄喉、牛肚、蔬菜、蘑菇之后,必会加这么一句。
川渝地区朋友说,“没有贡菜的川渝火锅店一定不是正宗的川渝火锅店”。虽然这话有点绝对,但足可以看出贡菜在川渝火锅店中的地位。
贡菜虽然拥有着翠绿的新鲜蔬菜的颜色,但吃起来的口感并不爽脆,而是一种独特的“韧脆”口感。
凭着独有的口感,加上越嚼越香的味道,贡菜“俘获”了大量的粉丝。
贡菜好吃,关于它的争论也不少。
“最激烈”的争论就是贡菜和莴苣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贡菜就是莴苣晒的干,只是这个莴苣并不是我们平时在市场上买到的“矮胖莴苣”,而是一种独特的“瘦高莴苣”。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根垂直,地上茎直立,叶子呈椭圆形。
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大约在五世纪的时候传入我国,现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莴苣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宋代,据宋代陶觳在《清异绿》中记载,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以其茎肥大如笋并来自呙国而得名“莴苣”。
我国种植的莴苣根据食用部位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其中叶用莴苣品种有生菜、油麦菜,而茎用莴苣有用来鲜食的矮胖莴苣和加工贡菜的瘦高莴苣。
鲜食莴苣的植株比较粗壮,横径有4-5cm(有的能达到6-8cm),茎长25-40cm。
加工贡菜用的莴苣一般只有3-4cm粗,但茎长可达到50-60cm,安徽涡阳产的一 *** 茎长均在60cm以上。
鲜食莴苣和贡菜用莴苣同属莴苣,但只是 *** ,品种并不一样,营养也有差异。相比于鲜食莴苣,贡菜用莴苣的粗纤维含量更低,肉质更加细嫩,颜色也更加翠绿。
从莴苣到贡菜的转变过程中,莴苣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淀粉会发生糊化和老化,纤维素会发生结晶,果胶会被降解,不仅口感发生了变化,风味也同鲜食莴苣截然不同。
因为独特的口感的风味,对于喜欢贡菜的人来说,贡菜可能就只有贵这一个“毛病”。
鲜食莴苣的 *** *** 不过几毛钱,一元的 *** 可能已经是它的天花板了,而贡菜的 *** *** 轻松突破30元一斤,火锅店的零售 *** 更是20多元一碟。
贡菜能卖这么贵,除了品种的原因,更主要原因在于如下三点:
其一、加工过程繁杂
从瘦高的莴苣变成贡菜需要经过“五步走”。
- 之一步捋叶,采收回来的莴苣先要将其头顶的叶子捋掉,捋下来的青叶晒干了也是美味之一。
- 第二步削根,需要用刀在距离可食用部分2-3cm的地方将老根削掉。
- 第三步去皮,需要用特制的刨刀将茎上的老皮去掉,刨皮需要把握分寸,刨重了影响产量,刨轻了影响品质,留下的老皮会影响贡菜的口感。
- 第四步切片,将刨好皮的莴苣,根据茎干的粗细剖成均匀的苔条。
- 第五步晒干,剖好的苔条放在阳光下晾晒,晾晒到八成干之后,将苔条转移到室内吹风,直至苔条被完全吹干。
菜农会将晒干的苔条扎成把保存。
据报道,从开始种植莴苣开始,到加工成贡菜为止,每岔需要16个工以上,花费的时间成本是种植粮食的两倍还要多。
繁杂的过程和长久的时间注定了贡菜加工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很高。
其二、加工过程无法完全现代化
虽然几乎每家川渝火锅店都有贡菜可以点,但贡菜的加工并未步入现代化之列,仅有部分企业在贡菜原料区建厂加工贡菜。
多数贡菜还是靠农村散户、小作坊一点一点生产出来的。而且切条、风干用的工具都是传统落后的老工具。
其三、贡菜要老天爷“赏脸”
贡菜的加工过程中有一道阳光下晾晒的工序,这道工序要求阳光不能太猛,也不能太弱。
太猛的阳光会将翠绿的苔条晒脱色,失去翠绿的颜色变成了白条,就没有了卖相。
太弱的阳光或者阴雨连绵的天气,晾晒时间长,苔条容易发霉变质。
整个晾晒约需要1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这10天左右的时间里面不能有太毒的太阳,也不能出现下雨天。要想做出优质的贡菜不仅需要菜农的耐心和技术,还需要老天爷“赏脸”。
其四、贡菜产量有限
莴苣虽然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但其实莴苣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贡菜用莴苣。
其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又喜潮湿,宜在有机质丰富、pH6.5~7.0的弱酸、土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国内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一个是安徽的涡阳,一个是江苏的邳州。
而且贡菜的生产工具落后,加工条件要求苛刻,25公斤的新鲜莴苣苔条才能加工出一公斤的贡菜,这些都注定了贡菜的产量不会很高。
而贡菜市场需求量又高,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贡菜的 *** 自然便宜不下来。
此外,贡菜的高价还同最近几年不断增加的包地成本、化肥和 *** 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有关。
比牛肉还贵的网红“贡菜”,一斤变6斤,农民种植靠它发家致富农村有一种菜,长得像莴笋,但属于干菜品,这种菜能像木耳一样,一泡就发,1斤能泡发出6斤来,足够三口之家吃6顿,经泡发后的变得色泽翠绿,吃起来响脆有声,味甘鲜美,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这种菜我们称之为“贡菜”。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会认为贡菜是用莴笋做得,实则不然。贡菜并非莴笋,它们只是 *** 。贡菜在没有晒干之前确实和莴笋长相相似,莴笋茎是一般长度在三四十厘米,比较粗壮,而贡菜茎一般是七十厘米到一米左右的长度了,比较细长。都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为什么称它为“贡菜”呢?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公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 逃匿邳州于圮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张良肌黄面痩,让其生食苔干,张良食后容颜焕发,气色红润,成为一位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苔干之美味,因此命地方官将邳州特产苔干进贡汉高祖刘邦品尝, 刘邦食后甚是喜欢,就赐名为“贡菜”。
贡菜在我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所以又叫做苔干、苔菜。由于吃起来非常脆嫩,在六十年代被 *** *** 形象地称之为"响菜",亦称之为"山蜇菜"。
贡菜含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果胶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 *** 必须的钙、铁、锌、胡萝卜素、钾、钠、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故有“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之美称,是宴席之佳品,也是当今美容抗癌之珍品。
贡菜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常吃则延年益寿。贡菜具有健胃、利水、补脑、安神、解毒、减肥、防癌、抗癌、降压、软化血管等功能。贡菜中含有 *** 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常食可增强身体免疫力。
贡菜含有的微量元素钾,这种物质能促进 *** 内部钠的排出,能利水消肿也能降血压,另外它含有一定数量的膳食纤维,它们能加快肠胃 *** ,也能促进体内垃圾的排出,更能减少身体对其他食物的摄入,经常食用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能让人们的身材变得越来越好。
贡菜的吃法有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 *** 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其食用方便,可炒食、腌渍、糖醅,还是一种绝好的火锅调料,而且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崇尚的佳肴。
贡菜产品目前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高档酒店的上等好菜。目前贡菜的市场 *** 高于一般菜品,新鲜贡菜一斤可以卖到20元左右,脱水贡菜一斤可以卖到60元以上。
贡菜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需求量极大。不过,贡菜在种植方面的技术原因,我国目前的贡菜种植面积有限,因此,它的 *** 一直处于高昂状态,所以很多 *** 只能在逢年过节才会购买一些贡菜。
?贡菜这种菜喜冷凉气侯,害怕高温,主要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只要水源充分、无霜冻的地区均可种植,贡菜的主要特点病虫害也较少,极少使用 *** 。亩产量达到约100-200千克,效益达五千至一万元左右,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高收入产业。
你家乡有人种植贡菜吗?你喜欢吃贡菜吗?( *** 来源 *** )
?
在日照中心条件下种植、自然阳光晾晒的高原山谷贡菜导读: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东部,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热量丰沛,太阳辐射强,年均太阳总辐射124. *** 5-155.022千卡/㎡,日照时数高,量多质好,温热兼备,年均日照时数2719.4小时,年平均气温17.9℃,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其地势相对平坦,土壤极其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理百花山谷推出的高品质高原山谷贡菜就来自这里。
金沙江虎跳峡
根据云南日照类型区日照百分率离差系数年变程曲线显示,宾川日照百分率变程曲线呈“V”型的滇中以北金沙江河谷的多日照地区,永仁、宾川两地各月的离差系数均在0.20以下,而元谋、华坪、丽江三地各月的离差系数在0.25以下,这些地区的离差系数在冬春季节更小到0.15以下,说明该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从地理位置来看宾川南面是永仁、元谋,北面是华坪、丽江,宾川系云南日照中心一说也就不难解读了。宾川县年均日照时数2719.4小时,日照时数仅次于“日光之城” *** , *** 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两地降水相对较少。
日照中心
贡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既然是植物肯定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 ***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 ***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光合作用图解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从这个角度分析高原山谷贡菜的种植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就为优质贡菜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贡菜相对而言对种植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不是哪里都能种植。
贡菜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即便具备了良好的种植环境,也未必就能产出优质贡菜,这我们得从贡菜的晾晒条件进行分析,如空气湿度大、降雨多、雾霾天气或空气被污染的地方,是不可能晾晒出优质贡菜的,这些地方只能通过机器烘干脱水处理,机器脱水容易导致贡菜营养成分流失,烘烤可能存在残留物,这些都会影响贡菜品质。
自然阳光晾晒中的山谷贡菜
大理百花山谷推荐的高原山谷贡菜,就采用日光自然晾晒的 *** 进行脱水处理,因为云南大理宾川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559.4毫米,属中 *** 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高原立体气候无工业污染。冬季自然晾晒环境下的贡菜,白天经历高热、晚上经历低温或霜冻,这些历经 *** 两重淬炼的山谷贡菜,能不优质么?独特的气候特点,为晾晒优质高原山谷贡菜创造了条件,宾川这样的气候特点并不多见。
自然阳光晾晒后的成品山谷贡菜
温水浸泡后的山谷贡菜
高原山谷贡菜是吹着山谷风、喝着洱海水、沐浴充沛阳光长大的,它经过纯手工去皮开条、自然阳光晾晒,诚然成为大家喜欢的珍贵稀有食材。
又是一年秋天,之一杯奶茶给你带来了一丝温暖。我们邂逅在柔情的漩涡里,醉人的语言,酣畅的强音,在温暖中荡漾, *** 了情感,陷入了情怀,奈何贡菜的前世今生。
根据记载,涡阳是老子的故里,两千多年前,那里发生过一次瘟疫,当时百姓为了避祸,四处逃亡,但是在老子居住的天静宫,生长着一些当地人称作天静草的植物,据说有止血功能。传说中的老子,是从 *** 的腋下生出,而且一落地就须发皆白。他的母亲看到须发全白的老子因此受到重创,身体变得虚弱。老子就用天静草为她治病,收到奇效。附近的百姓却在宫中发现长有一种草,吃了居然就人畜安康,老百姓因此称它为"神草",认为这是老子显灵用"神草"来护佑百姓。百姓称这"神草"天静草为现在称"苔干"。(涡阳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
相传西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逃匿邳州(良王城遗址)于圮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张良肌黄面瘦,让其生食苔干,张良食后容颜焕发,气色红润,成为一位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苔干之美味,因此命地方官将邳州特产苔干进贡 汉高祖刘邦品尝,刘邦食后甚是喜欢,赐名为"贡菜"。其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两千二百多年。又一说法邳州苔干相传于明代从安徽亳地传来,传至邳州后在邳南落户。邳北多年来不产苔干,不是种植技术问题,可能与土质有关。(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
还有三种说法:一是因其 *** 讲究,味道独特,风味殊佳,可作"贡品";二是"贡"是潮汕的一种腌制 *** ,如贡腐、贡豉等;三是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均作为贡品纳入皇宫,而且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都会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后年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
新中国时期,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 *** *** 形象地称之为“响菜”。
1983年首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吃起来又有海蜇的响脆质,又以"山蜇菜"名扬海外。苔干从1998起10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保健食品,人民 *** 指定绿色国宴佳肴。贡菜(苔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昔日天静宫的“神草”——贡菜,绮梦里的光鲜旅途太短,耳边浅吟低唱,诗词歌赋不在冗长,用执着的青丝剪下爱的阳光,在苍老的光阴里,摒弃梦魇中的情殇。不再喝孟婆送的汤,那喻味绵延的华丽与哀艳,那荡气回肠般的曲风,沉溺在一唱三叹后的音韵生姿里,落入凡尘,情素空邈心里又会无端地涌起,许多失意、怅然……轻敲叩问很久很久,她(贡菜)究竟是个什么模样?长情的绿意,更像是 *** 里的追随,依旧在轮回里寻找彼此的,脆响馨香弥留在空气中,从此生活变得丰盈而 *** ……
山谷贡菜
云南大理宾川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贡菜生长,90年代由于宾川老百姓并不知道是贡菜,误以为是莴笋的一种,所以叫“笋干”,只有零星种植。近年来由于大理宾川贡菜品质非常好,吸引大量国内主产区、港、澳、台及海外商家前来争相收购,导致供不应求。同时促进宾川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贡菜,又名苔干(似应写成“薹干”)、响菜,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玩意儿是千古之谜,吃过却不知其本尊若何。其实没什么神秘,看加工 *** (截图)便知端的。
“贡菜”的加工过程
“贡菜”的原植物是啥? *** 不呼也出,只要你不瞎,就能认出来这是莴苣/Lactuca sativa,或者更严谨一点,是莴苣的茎用型栽培变种----莴笋/L. sativa var. angustata。莴苣还有叶用型栽培变种,如生菜/var. ramosa和卷心莴苣/var. capitata,虽然外形差异巨大,但它们都是同一个物种。
微博截图
新浪知名美食博主“二米炊烟”发了一个关于“贡菜”的 *** ,同时郑重其事地强调,“光看外形很多人会认为它是莴笋,但它真的不是莴笋......色泽要比莴笋更鲜亮,质地也更爽口”等等。这些说辞毫无说服力,贡菜是经过加工的莴笋干制品,和鲜品无可比 *** 。那萝卜嘎嘣脆,萝卜干艮啾啾,不正常吗?再说,什么时候轮到用口感来“鉴定”了?绵苹果脆苹果都是苹果嘛。
莴笋
“贡菜”细长苗条,普通的莴笋臃肿不堪,外观确有不同,有可能存在品种差异(比如有青笋、白笋之别),但更重要的是生长阶段不同。普通的莴笋在茎膨大增粗之后、抽薹之前采收,“贡菜”在抽薹后花蕾初现时采收,少年和壮年之别而已。对于“贡菜”来说,把握采收时机尤为重要,早则影响产量,迟则空心、粗纤维增多,造成品质下降。有些人非说“贡菜”长高了不会空心,那显然是因为在没空心之前就割了。
贡菜
有些文章将“贡菜”吹捧成“稀有品种”,典型的“敝帚自珍”。“贡菜”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落后所导致的。过去没那么多“反季蔬菜”,北方通常靠提前贮藏的大白菜熬过漫漫长冬,乏味得紧;把莴笋加工成“脱水蔬菜”,确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然初衷也是为了便于保存,没必要刻意美化。
油麦菜
莴苣家不缺乏神秘感,除“贡菜”外,油麦菜也让人感觉扑朔 *** 。油麦菜是长叶莴苣/var. longifolia的一个变型,叶片全缘披针形,也能形成棒状肉质嫩茎,其 *** 状似介于茎用和叶用之间,乍看和尖叶莴笋几乎无法分辨。常有商家用普通的莴笋嫩叶冒充之,我是肯定吃不出来的。
生菜
生菜
不必把栽培变种或品种的界限看得太分明。油麦菜长高长老了,估计也能加工成“贡菜”;把蹿杆子的生菜叶子全去掉,你未必能认出来。反正都是莴苣,又能差多少呢。
农村这一野菜,清朝当“贡菜”,北方人买不起南方人用它喂猪农村这一野菜,清朝当“贡菜”,北方人买不起南方人用它喂猪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南北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多的,不只是表现在地理环境方面,并且一些生活习惯以及人文常理都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说在不同的地方孕育着一些很不一样的生命,这是很有道理的。就像我们平时所吃到的一些主食,北方人就比较喜欢吃面食一类的东西,而南方人最主要吃的就是米饭了,像这样的一些差异就表现的非常明显,所以对于同一种东西,有时候南北方人们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接下来所说到的这种蔬菜,在北方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 也是可以卖到很高,但是到了南方,人们却把它们当作喂动物的饲料,可以说在他们眼里,这种蔬菜是很不实用的。
这种蔬菜的名字叫做苔干,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因为它长得就像是甘蔗一样长长的,外面也是翠绿的一种,所以人们也有时把它叫做广广菜。它们生长的环境,需要是很温凉的那一种,如果是太热的天气的话,那么它是承受不来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在南方的话就很少见到它们。特别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人们是非常喜欢在平时的生活中吃上一些的,因为它吃了可以达到一种清热解暑的效果,非常适合在夏天的时候吃,而且它的口感也是脆的,很清爽,就算天气很热,吃起来也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这种东西呢?
因为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就在北方,所以还是经常可以吃到它的,平时如果在日常里面吃它的话,一般都会把它晒成干来吃,就像是豆角一样摘下来洗干净,然后把里面的水分晾干,这样一来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炖上一些肉吃,味道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可以保存它很长时间的一个秘诀。而如果是在现在的这个季节吃它的话,那么它就是非常新鲜的,从地里面刚摘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它非常的清脆,仿佛用手一摸就会折断一样,吃起来口感也是很嫩,这样的话就直接用来清炒,不仅口感很清爽,营养价值也是特别的高。如果我们在平时容易出汗的话,那么就需要多吃一些这种蔬菜,它可以充分的补充我们身体里面所需要的各种元素,特别是对一些年纪大点的老人来说,多吃一些苔干对身体特别好。
相比较于在北方很受欢迎的它们,到了南方,则被人们用来喂猪吃,就是我们平时所讲到的猪草,原因就是,在他们那个地方,种植这个蔬菜的很少,而且,如果专门用来种植它们的话,也会很麻烦,再加上南方的一些蔬菜种类很多,像这种很难种的菜,他们就很少去在意了,就算是见到了也是用来把它当做饲料喂动物时,而很少自己去吃。这样一来,就体现出了南北方人们口味的差异,如果是在北方的话,这种菜一般可以卖到40块钱一斤左右,和其他的一些蔬菜相比,已经算是特别高的了,但也会有很多人会买它,而在南方的话,大概4块钱一斤,都很少有人去买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火锅店的贡菜,长得像莴笋,晒干像豆角,它到底是什么菜?在南方吃火锅的时候,经常点一种吃起来像嘎嘣脆的莴笋,口感特别好吃,但是自己回家做火锅的时候,煮出来的莴笋味道却很一般,完全不像火锅店里那么好吃。后来才发现,那种特别好吃的火锅菜品并不是莴笋,只是长得跟莴笋像而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长得跟莴笋一样的菜,在很多店里名字叫贡菜,据说它曾经是进贡给皇室的贡品,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字。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莴笋,查询之后才发现,贡菜竟然是单独的一种菜,除了长相以外,它跟莴笋完全不同。它们之所以长得像,是因为都属于莴苣属,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贡菜跟莴苣之间还是有不少差别的。一来它们的形状不同,莴笋属于矮粗状型的,植株不过70厘米左右,整体是下面粗上面细的状态,并且它的表面还有一层特别硬的皮,剥开以后里面还有一层难清理的白色汁液。它的叶子也是形状宽大,分布密集,而贡菜则是细长苗条型的,它的植株能长到一米三,头和尾差别不大,它的皮也不像莴笋那么坚硬,很容易就能削掉,它的叶子细细长长,分布的也比较稀疏。
二来莴笋属于鲜菜,它的香味浓郁,越新鲜越好吃。而贡菜基本都是干菜,经过去皮、切条、脱水、晒干的处理之后加工出来的长条状干菜口感更好,它也是我国最早的脱水蔬菜。正是因为市面上的贡菜基本都是处理之后的样子,所以很多人都没见过新鲜的贡菜,对它的了解不多,经常把它误以为是其他菜。
既然贡菜跟莴笋是两回事,那么它到底是什么菜呢?贡菜也叫苔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蔬菜,因为吃起来口感嘎嘣脆,跟海蜇一样会发出滋滋的响声,所以民间也叫它山蜇菜、响菜。据说它原产于一个叫张绣楼的村庄,当时的绣楼苔干非常出名,因为做法特殊,口感独特,被选中上贡给皇室,所以才有了贡菜这个最出名的叫法。与遍布南北各地的莴笋不同,贡菜是一种喜凉怕热的植物,只有在15到20摄氏度的环境里才最适合它生长。所以它的生长环境 *** 比较多。目前我国只有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有生长。贡菜作为火锅菜品,也是南方地区的一种吃法,北方吃的相对少一些。目前国内贡菜最出名的产区是安徽,那里的贡菜已经成了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但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在国外也同样有很多人喜欢,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他们每年都会大量进口我国的安徽贡菜。
别看贡菜长得不起眼,植株像莴笋,晒干了像豆角,实际上它的身价可比莴笋和豆角高多了。普通的贡菜能卖一斤30元左右,品质好一些的能卖到50到60元一斤,出口到国外的贡菜更是能卖到上百元一斤, *** 是莴笋的十倍多,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喜欢吃,说到这里就有人好奇了,贡菜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种干猜,它的售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这主要是因为贡菜的种植难度很大,前面说过,它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喜欢15到20摄氏度的气候环境,并且需要在土壤肥沃、水分适中的环境才能生长。我国面积这么大,能种优质贡菜的也不过只有云、贵、川等山区和安徽的部分地区而已,其他地方的贡菜虽然也能长,但是质量非常一般,口感也不好。
其次,贡菜的产量也不高,因为贡菜是一种著名的脱水蔬菜,新鲜的不好吃,一斤的贡菜经过脱水处理之后,剩下的不过几两重,十几斤新鲜贡菜才能 *** 出两斤干菜,产量十分有限。并且贡菜的加工处理过程也不简单,新鲜的贡菜采收后还要经过削皮、切条、脱水、晒干等处理才能变成能售卖的贡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所以 *** 自然也低不了。另外,贡菜本身还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它里面含有不少蛋白质、果胶、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很多 *** 所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含量非常高,被称为天然保健品,它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无论是煮火锅、拌凉菜还是配日料,口感都十分独特美味。因此,这种产量极少,市场需求量够大,本身有营养丰富珍贵蔬菜, *** 比莴笋高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莴笋只是普通的蔬菜而已。
贡菜:常被认成莴笋,晒干后价值不菲,曾是贡品,如今成出口名蔬导读:我国特有的蔬菜,常被当成莴笋,新鲜的市场少见,晒干成出口名蔬
到了这个季节,在超市里经常能看到有成捆的莴笋销售。
这种蔬菜茎、叶都能吃,夏季的时候多吃它的嫩叶子,而到了秋冬季则主要是吃它的粗壮的茎干了。
去掉外皮,里面就是碧绿如同翡翠的茎干了。而切成片清炒,或者是做汤都是相当美味的。
再加上它自带一种芳香味,还能让人的食欲大增,是不少人都喜欢吃的一种蔬菜。
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一种我国特有的蔬菜,它长得很像莴笋。在市场上却很难见到新鲜的,晒干以后却多次成为朝廷贡品,因此还得名“贡菜”。
而如今它更是成为了出口名蔬,市场上要卖到六七十元一公斤的高价,可却依然供不应求。
“贡菜”是什么菜?
在以前封建王朝的时候,一般更好吃的食物都要上供给朝廷,供帝王和皇亲国戚们享用,而这些食物也被称之为“贡品”。
但是一种食物因为帝王们的喜爱,而专门获得赐名的是少之又少,其中“贡菜”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多次成为了朝廷贡品,所以就有了“贡菜”一名。
这是一种在我国种植历史非常悠久的蔬菜了,它最初的时候叫苔干,民间传说在汉朝时期,因为苔干曾经救过张良一命,他把这种苔干进献给了汉高祖刘邦,也获得了刘邦的喜爱,因此而赐名“贡菜”。
但是在有些地方则说贡菜这个名字是乾隆皇帝所赐,因为它特别喜欢吃贡菜,曾经六次下江南,贡菜都是必吃的一种蔬菜。
当然了,贡菜在民间的叫法也很多,因为这种菜吃起来味道很清脆,在口里还能发出嘎嘣脆的响声,因此它也被称为“响菜”。
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贡菜还出口到了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他们感觉这种脱水的蔬菜吃起来味道和海蜇很相似,因而也叫它为“山蜇菜”。
而在 *** 等地区,响菜也被称之为“香菜”,只因每次打开贡菜的包装就会有一股清香的气味弥漫开来。
贡菜是莴笋吗?
这种蔬菜看起来和我们平时在菜市场所见到的蔬菜莴笋是极其的相似,可以说两者是孪生兄弟一样,所以不少 *** 常会把它误认成是莴笋。
实际上贡菜就是莴苣,只是它和我们平时所吃的莴笋应该是在品种方面有所区别。大家都知道,莴笋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
可是贡菜则不一样了,它仅在南方一小部分地区有分布,其中安徽涡阳县的贡菜就是国内最有名气的,这里也被评为“贡菜之乡”。
在其他地方虽然也有贡菜种植,但是无论是名气,还是品质方面都要差很远。只因贡菜对生长的环境比较挑剔,如果环境不合适,所种植的贡菜品质相差甚远。
另外莴笋一般都是新鲜的当蔬菜来食用,可是贡菜则不一样了,它更佳的吃法就是做成苔干。在当地很少人吃新鲜的贡菜,因此在市场上也很难见到有人销售。
可是经过干制以后的苔干,却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特产。很多人把它当成送礼佳品,而外地人来旅游了,更是必须要带一份回去。
贡菜 *** 昂贵的原因
像莴笋新鲜的一斤才两三元,而贡菜的 *** 却要比它贵上一二十倍。购买过的朋友们都很清楚,这种脱水蔬菜的售价可不低,普遍都要六七十元一公斤,而高品质的贡菜,在国外更是接近百元一斤。
贡菜的 *** 如此昂贵,这也和它的种植难度较大,产量低,加工比较麻烦有关。
首先,贡菜对生长的环境比较挑剔。这种蔬菜比较的娇贵,需要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分适中,才能良好的生长。
其他地方虽然也能种出来,但是品质却相差甚远。这也就主动了,这种蔬菜只能是局部地区少量栽种,而不能像莴笋那样大规模的种植。
其次,贡菜的产量也不高。别看新鲜的贡菜亩产有数千斤,可是新鲜的却不值钱,只有加工成为贡菜了以后,才能卖到好 *** 。
贡菜是一种脱水蔬菜,往往一斤的贡菜经过切条、晒干以后也就是几两重了,一十斤贡菜晒干可能就是两斤左右,所以产量明显低了很多。
最后,加工难度较大。在一些看来,贡菜不过是把新鲜的切成条晒干了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其实这是对贡菜不了解,这种蔬菜的加工可是一个技术活。新鲜的贡菜收割回来,清洗干净了,就要把它们切割成为粗细均匀的长条,然后挂在外面晾晒。
可是晾晒的时候可是个技术活,对天气非常的重要,如果太阳太大了,就容易快速晒干水分而成为白条了。
而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有容易发霉、变黑了,这样的都是卖不上钱的。所以晾晒苔干,都只能选择在微风多云的天气,这样晾晒的苔干才是更好的。
另外在后期加工也很关键,苔干既不能晒得太老,也不能 *** 得太嫩,过老了就纤维太多,影响口感。而如果太嫩就采摘了,成品率低,一样会影响经济效益。
所以 *** 优质的苔干,是长期经验和耐心的结晶,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 *** 一直居高不下了。
结束语
这些年,贡菜不光是在国内需求量大,而且还常年出口到国外,尤其是日、韩等东南亚国家,更是对它赞不绝口,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名扬海外的“名菜”了,有数据统计,目前贡菜的创产值已经达到了数亿元了。
贡菜的吃法多样,可烧菜、烩汤、配制多种素菜,无论哪一种吃法都非常的美味。而且它的营养也很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胶、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还有 *** 必须的钙、铁、锌、胡萝卜素、钾、钠、磷 等多种微量元素。
而且贡菜还有极高的 *** 用价值,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苔干具有健胃、利尿、清热解毒、等功能。在今日更是被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
各位朋友们,你们吃过贡菜吗?喜欢吃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让你胃口大开的爽辣贡菜上次做了木瓜丝,朋友们都说好吃好吃,今天做了比木瓜丝还嘎嘣脆的贡菜,在小米辣的烘托下,让你这个夏天胃口大开呀。 *** 说,可以摆摊去了。
By 芙蕖1221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干贡菜 500克
- 小米辣 *** 克
- 大蒜 500克
- *** 粉 500克
- 薄盐生抽 1760ml
1、除去酱油和 *** 粉,其余材料合影。
2、买来的贡菜先在清水里洗几遍
3、不用长时间浸泡,洗到水清亮就好了。
4、这是洗好的样子
5、煮一锅开水焯一下
6、焯上一分钟放在凉水里
7、蒜打成蒜小蒜粒。蒜末越小越麻。
8、 *** 克小米辣,如果你特别喜欢吃辣,可以加到500克。我是北方人, *** 克就觉得差不多了。
9、把打碎的小米辣?蒜放进容器里,家里还有两根绿辣椒,我也放了进去。
10、放500克糖粉,没有糖粉放小 *** 糖粒也可以。但是千万别放大块头的糖块,那样融化不了。
11、放一大瓶李锦记薄盐生抽
12、搅拌均匀,让糖粉融化
13、贡菜切成小条放进调料里。
14、搅拌均匀,盖上锅盖放置 *** 让它入味。
15、早餐来上一小碟
16、佐粥小菜,真不错
17、真的好好吃,有没有 *** 到你。如果你说 *** 到了,那我就去摆摊啦,哈哈哈。
小贴士没啥技巧,主要是太简单啦。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贡菜到底是不是莴笋??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从小没听说过贡菜,更没见过。近十年随着四川火锅的大行其道,贡菜才出现在我面前。之一次吃就大呼上当——这不就是莴笋条吗!但上网一搜又蒙了,有的说贡菜就是莴笋,有的则言之凿凿说不是。
一个在火锅局上引发朋友激烈争论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呢,今天我来给您个准确 *** 。
01/ 东方的长颈鹿
在说贡菜之前,咱先说莴笋。莴笋是俗称,在植物学范畴,它的中文名叫莴苣。我们之前的文讲过,莴苣是个大坑,我们常吃的生菜、莴笋、油麦菜、包心生菜,全部都在莴苣(Lactuca sativa)这个种底下,只是不同的栽培变种而已。
怪不得吃油麦菜有莴笋味儿
莴苣的原产地是地中海沿岸,最早并不用来吃。作为菊科舌状花亚科的 *** ,莴苣的祖先有着典型的特征——茎叶里有白色乳汁。就和我们在野地里看到的苦荬菜一样,这些白色乳汁特别苦,还有一定的毒 *** 。
对,莴苣的祖先有个名就叫毒莴苣(L. serriola),又叫野莴苣。这个毒莴苣的毒可不是苦荬菜能 *** ,它有一定的致幻作用。所以古代埃及人喜欢磕这玩意,磕完晕晕乎乎的,他们觉得能和神交流,大概就跟喝高了差不多吧。
也刚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也有人摘野莴苣的叶子当菜吃。通过早在四五 *** 前的选育,毒 *** 小、叶子大的莴苣出现了,这就是莴苣最早的栽培类型——散叶莴苣,也就是莴苣本苣。这一支西方人比较喜欢吃,咱们见的少,超市里所谓的“罗马生菜”就是更接近这个原始品种的(也有分类 *** 设为直立莴苣变种)。
没有结球生菜那么球的罗马生菜
在隋朝前后,莴苣从西边传入我国。其实“莴”这个字本来是没有的,是专门为莴苣而造。在王力先生所著的《古汉语字典》里,专门说了“莴”是后起字,最早见于《齐民要术》。
但这里有点小出入,现在我们看到的《齐民要术》里的确有莴苣,但是是在《杂说》这篇里。古汉语专家们通过用词分析,认为这篇应该不是贾思勰原著,而是唐之后的人写的,可能是托名之作或者混进去了。所以莴苣并不是北魏就传进来的。
为吃的造个字不愧是中国人
唐代的《食疗本草》里记载很明确,莴苣是隋朝时候从呙国传来的。这个呙国具体在哪没有定论,据考证可能在新疆,也可能在喜马拉雅地区,总之是西边,和地中海是顺路的。因为“呙国”这个来源,所以加个草字头,起名叫“莴苣”。宋代的《清异录》还特别记载,莴苣是我国花重金从呙国使节那买来的 *** ,所以也叫“千金菜”。
谁知道这钱花冤了,在西方极受欢迎的莴苣,咱们的老百姓不买账。这也难怪,西方人吃叶菜喜欢生吃,所以宠爱脆嫩的莴苣。中国古人都是熟食蔬菜的,这玩意熬着吃是不怎么样。
个人认为烧饼夹里脊里烫熟了些的生菜不好吃
好在,北方的寒冷气候让莴苣的生长变缓慢,不长叶子光长茎,经过选育成了“长颈鹿”。这就是咱们熟知的莴笋,分类学上也叫莴苣的茎用栽培变种(L. sativa var. angustata)。这个“大脖子”清香多汁还耐储存,一下成了中国人的盘头好。时至今日,莴笋这个变种也基本只有中国人吃。
又一个能吵一架的问题:莴笋吃根还是吃叶
下图图源:综艺《哈哈农夫》
在莴笋培植成功七八百年后,西方人才选育出了结球变种、皱叶变种,也就是咱们吃的包心生菜和皱叶生菜,后来还有长叶变种——油麦菜。虽然他们都是叶用的,但出现的比莴笋晚得多。当然,莴笋叶子也能吃,不过是这几种莴苣叶子里苦味更大的,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它距离祖先更近,选育的更早。
西方人可能只为了皱叶生菜拌沙拉更有味儿
02/ 莴笋不是贡菜,贡菜也不一定是莴笋
开宗明义——贡菜在现在的生物学体系里,就是莴笋。哎?这不是跟小标题矛盾了?别着急,咱一点点说。
贡菜古代叫苔干,最出名的产地是安徽涡阳的义门镇。你说是不是缘分,“呙”国传来的“莴”苣在“涡”阳最出名,都“呙”到一块了。不过,这三个字虽然同型,但不同音。呙国的呙读作“挖”,涡阳的涡读作“锅”,莴苣的莴大家都知道,读“窝”。而且,涡阳的名字可和莴苣没关系,人家地处涡水之阳,在莴苣传来之前就叫这名字了。
涡河是淮河支流,流经河南和安徽,山南水北为阳
据说,涡阳苔干因为品质好,曾在康熙乾隆两朝作为贡品,所以才有了贡菜之名。
我请教了 *** , *** 的清史专家杨原博士,杨老师并没有在清宫档案里找到记载。不过杨老师说,贡品分为两类,一种是皇家“主动要”的, *** 采购,定植定养的;还有一种就是地方官把当地的好东西往宫里送,拍皇上马屁。这种也能叫贡品,只不过皇上不一定见过,甚至都不知道。干菜是清代地方官尤其喜欢进贡的类型,所以杨老师判断,贡菜很可能就是第二种。
我说莴笋不都是“贡”菜,道理就在这。各地都有莴笋,切条一晾就是贡菜吗?严格来说不算,可以叫莴笋干、苔干、响菜(周 *** 根据苔干咀嚼时有脆响起的名字)、山蛰菜(日本人叫的),唯独叫贡菜有点脸上贴金。当然这有点较真,贡菜已经是条形莴笋干的标准称呼了。
那涡阳的莴笋有啥不同?还真不一样!这里的莴笋比常见的品种明显更细长,纤维少,水分也比较小。当地管这个品种叫“老来青”(后来又有涡青1号等新品种),或者就叫苔菜。
涡阳用来 *** 贡菜的莴笋,细长,叶子小
图源: ***
这个品种的莴笋经过晾晒还是鲜嫩脆爽的,久煮不易烂。而你在火锅店里吃的别处产的苔干容易发艮,或者一煮就软烂,甚至有大粗纤维嚼不烂,品质有高下之别。
那为啥又说贡菜也不一定是莴笋呢?安徽本地植物学家对涡阳莴笋的果实做过研究,认为和莴笋的果实差距较大,反而和生菜接近。因此提出应建立一个新的变种(L. sativa var. yemensis)。这个研究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至今没有获得主流学界的认可,涡阳的莴笋还是莴笋,没有变成 “义门莴苣变种”。但说回来,涡阳莴笋还是和普通莴笋有着一定的形态学差异,今后会不会真的不算莴笋了,咱也不好说死。
区分的意义:吃火锅时算多吃一种蔬菜(bushi
03/ 大家都是莴笋干
最后说说 *** 。涡阳贡菜就是把鲜莴笋两头去掉,削皮之后竖着划成条,这个条不划到头,也就是说一端分开,一端还连着,跟个大章鱼似的,这样直接就可以挂在绳子上晾晒了。标准的贡菜也不是晒到全干,而是半干,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保持脆爽。
为什么一小碟贡菜不便宜,因为它曾经那么大啊
图源: ***
除了贡菜这种条形的,我们还能买到切片晒干的莴笋干,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想,这可能就是因为各地莴笋的品质不一样。就像 *** 肉一样,因为纤维粗壮,必须横着切,断开肌肉纤维才能嚼得动。品质一般的莴笋如果做条形苔干,可能会因为纤维太多太粗“自取其辱”,切成 *** 状的小片就解决问题了。
莴笋干炒腊肉,牙口好的人才爱吃
所以,如果你买到的是优质贡菜,或者是正宗的涡阳贡菜,千万别去炖它。或者涮,或者凉拌,保持它的爽脆最重要。像日料里的“芥末章鱼”必有贡菜,两种脆的食材特别搭配。
什么?这绿的也是贡菜?!
要是买到片状的莴笋干,就别去费劲追求脆爽了,炒个腊肉,或者跟五花肉一起炖了吧,只要别炖的太烂,艮啾啾有嚼头吸满了肉汁的莴笋干也是不输给贡菜的美味呢。
新年招个财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 ***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