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打呼噜的穴位,治疗打呼噜的枕头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2
穴位扎针居然不疼 还能治病

疾病与健康

暑假热剧《还珠格格》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尤其那段容嬷嬷用针猛扎各位小主的场景,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锥心刺骨的疼痛,令人不寒而栗。的确如此,人们对扎针已经形成了“痛”的刻板印象,但其实“针”也有为大众减轻疼痛的另一面。

“我吃得很少,吃了就呕吐,晚上睡不着,时常感觉体内的肿瘤细胞疯长,痛得生不如死。”53岁的赵阿姨罹患胆管细胞癌,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服用止痛 *** ,疼痛却并没缓解。有时连续多日出现“爆发疼痛”,还要打 *** 并增加止痛 *** 的 *** 量。

后来,赵阿姨被家人用轮椅推进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 长吴秋兰了解情况后,尝试对其进行腕踝针治疗,针对相应的疼痛部位进行穴位施针, *** 皮肤,行经止痛。“通则不痛”,没想到针还没有 *** ,赵阿姨居然已经打呼了。家属发 *** 告诉吴秋兰:“疼痛已经大大缓解,从晚上8点半一觉睡到早上5点半,呕吐的次数也减少了。”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 *** *** 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而50多岁的 *** (化名)还像往常一样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部照顾着生病的妻子。长时间的 *** 劳和照顾让 *** 筋疲力尽、腰背僵硬疼痛。“痛得直不起来,走路都要双手叉腰,顶着肚子,如孕妇一般。” *** 之前也找医生做了检查,可是并没有好转的迹象。

看到 *** 如此痛苦, *** 便为他采用腕踝针治疗。没想到留针半小时后,他就欢天喜地地跑到 *** 站大喊:“ *** ,太神奇了!我不疼了,不疼了!”像 *** 一样,很多人在进行腕踝针治疗后,疼痛立刻缓解。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 *** 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 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它从上世纪70年代被正式推广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取穴单一、 *** 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具有安全而无针感的特点,加之对缓解疼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很多病患的欢迎。除此之外,腕踝针还能减少止痛 *** 、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是肿瘤患者的福音。”吴秋兰介绍道。

通讯员 杨萨飒 罗鑫

睡觉打呼严重?名中医推荐一款靓汤,帮你解决苦恼

案例:

55岁的胡先生,3年来每天早早睡下,鼾声如雷,吵得家人难以入睡,遭妻儿嫌弃。自己也经常因憋气而半夜惊醒,睡眠质量差以致起床头痛,白天昏昏沉沉,人变得急躁。

苦恼了许久,胡先生终于去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吓坏了胡先生一家人,随后又来张忠德教授这里就诊。

治疗打呼噜的穴位,治疗打呼噜的枕头-第1张图片-

打呼会毁人健康,必须及时治疗。张教授就以此为例来跟大家谈谈打呼的起因及预防保健的办法。希望大家看了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打鼾是什么原因导致?

打鼾只是一种症状,但这个症状可能预示着疾病。

西医:严重打鼾是疾病所致

从西医角度来看,打鼾分为2种,生理 *** 打鼾与病理 *** 打鼾。

其中,引起生理 *** 打鼾的原因,常见的有睡觉时 *** 不适、身体过度疲累、饮酒、咽部肌肉松弛、鼻咽腔生来狭窄等。老人与胖子容易出现生理 *** 打鼾。

而病理 *** 打鼾,则由身体疾病引起。比如慢 *** 咽炎、鼻炎、扁桃体肥大、咽壁肥厚、淋巴滤泡增生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咽部变得狭窄,阻碍呼吸气流,严重者会在睡觉时出现呼吸暂停(如案例中的胡先生)和窒息现象。

是病理 *** 还是生理 *** 打鼾,可从鼾声来区分。一般来说,生理 *** 打鼾的音量比较小,不会影响到他人。而病理 *** 打鼾是「鼾声如雷」,会因为呼吸暂停把自己憋醒。

中医:严重打鼾是痰湿在作怪

张忠德教授指出,体型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为他们的体质,多是痰湿内盛的体质。而痰湿体质的人,一般都有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的问题。

三脏功能的重要 *** 不必多说。要是它们功能失调,水液的输送、运行、代谢、 *** 会出现问题,痰湿在体内到处乱窜,若是窜到颈部,会导致气道不畅,引发打鼾现象。

有打鼾现象,如何预防保健?

在预防或治疗打鼾这一块,中西医给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手术治疗

西医可能会建议手术,或者吃一些 *** 物。

2、饮食调补

中医则多建议食补,以补肺健脾、固肾化痰为主。

肺脾肾虚、痰湿内盛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吃羊肉、桂圆、大枣、陈皮、枸杞子、冬虫夏草、人参等温补之品,调补肺脾肾。

山 *** 当归羊肉煲

材料:羊排骨400g+鲜山 *** 150g+陈皮5g+生姜3片+适量精盐

做法:羊排骨洗净切块,用清水将血水洗净。山 *** 、生姜去皮切好。然后将所有食材倒入锅中,加入2000ml清水,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煲一个半小时,起锅时加盐即可。

3、按揉穴位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揉双侧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达到保健目的。

三阴交


丰隆和足三里

具体做法:

用右手拇指顶端,按揉穴位,每次按5~20分钟,用力逐渐加大,早晚各1次。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教授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院-德叔医古|苦恼!睡觉就打呼噜, *** 嫌,儿不理!别急,德叔来帮您!

穴位丨鼾声如雷怎么办? *** 这四个穴位搞定它

打呼噜危害健康

一般打鼾的人,都睡得踏实、深沉。这可就苦了身边人,阵阵鼾声此起彼伏,可谓是失眠的伴奏曲,扰人心烦,待次日头昏脑涨,影响工作和学习。

有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殊不知打呼噜是健康的天敌。

研究发现:

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

胖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嗓子发炎的人最容易打鼾。

*** 止鼾小妙招

中医认为,打呼噜的原因,大致是肺气不宣、痰堵气道造成的,止鼾当从宣肺祛痰入手。

1

阴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此穴是脾经五腧 *** 的合穴,能调节脾脏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 *** 阴陵泉有强身、祛痰作用。

2

丰隆穴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 *** 成痰。丰隆穴调和脾胃,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 *** 疾病。

3

中脘穴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 *** 上,当脐中上4寸。

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

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

4

天枢穴




取穴: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天枢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这4大穴位如何 *** 可有效缓解打呼噜症状呢?

按揉就可以。每天早晚各1次,每个穴位 *** 5分钟,可以按照:阴陵泉—丰隆—中脘—天枢的顺序来做。

除了 *** 这些穴位缓解打呼噜症状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能起到更好的止鼾效果。

1.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选择适当的枕头,以免引起睡眠不适。

3.避免烟酒嗜好。

4.睡前禁止服用镇静、 *** 物,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

5.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

6.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

孩子睡觉打呼噜家长要注意,中医有 ***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发出打呼噜的声音,家长总以为孩子是窝着了或者是完了一天累着了,所以一般都是将孩子姿势调整一下就不再管了,但是时间长了慢慢的孩子的呼噜变得憋闷而急促,这就要求家长们给予高度的重视了。

当家长听到孩子打呼噜时千万不要大意,要多注意孩子打呼噜时有没有出现呼吸暂停,也就是憋气的情况,如果有要上医院进行检查。其实,一般地说,健康的儿童睡眠是不打呼噜的,儿童睡眠打呼噜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家长应该有所警惕。如果因腺样体肥大反复引起分泌 *** 中耳炎,需考虑手术治疗。

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说,宜采用温肺、健脾的治疗原则,也可辅助穴位 *** 的 *** ,包括:

1、时针、左侧逆时针方向 *** ,一次约1~2分钟,每天3~5次,补肺气。

2、从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向下至鼻外侧,到鼻翼上下反复 *** ,每次1~2分钟,每天3~5次。

3、手掌围绕肚脐(即神阙穴)顺时针慢慢 *** ,以助消化。

对于患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自身抵抗力弱,容易患感冒,反复感冒容易诱发鼻炎,慢 *** 炎症 *** 后,影响到呼吸,严重的会导致腺样体肥大,信号就是孩子睡觉打呼噜,声音越来越大。

二是脾胃运化功能不好,经常食积、舌苔厚腻、上火、 *** 干。

三、原来患有鼻炎。家长照顾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膨化类的零食、不吃辛辣 *** *** 食物、不吃冰镇食物,要尽量少感冒,如果感冒后及时对症处理。

中医治疗打鼾的穴位 ***

打鼾有些人根本不放在心上,殊不知,如果严重的话也是一种病,所以不容忽视。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几个能缓解打鼾的穴位及预防,不妨看看。


打鼾是因为睡眠时咽部软腭、悬雍垂(即小舌头)、舌根等处的软组织在呼吸气流的推动下,发生颤动而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声音。中医认为,想有效止鼾,按揉穴位效果很好。

缓解打鼾的穴位

1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 *** 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2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 *** 而成痰,丰隆穴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 *** 疾病,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3

中脘穴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4

天枢穴


此养生穴位在腹中部,离肚脐眼正中2寸。取穴的时候从肚脐眼正中向左或者右量2横指即是。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用它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如何缓解打鼾


1、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避免烟酒嗜好,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能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3、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也是治疗打鼾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打鼾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血脂的监测。

5、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睡眠时,可在背部放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 *** 保持侧卧位睡眠。

50多岁人半夜经常打鼾怎么办?中医推荐一款名汤,帮你解决烦恼

50多岁的胡先生,最近这几年每天都是早早的就睡了,却是鼾声如雷,吵的家里人是没有办法睡觉,也是被妻儿所嫌弃,而自己也是因为憋气,常常的在半夜惊醒,导致了睡眠质量较差,造成头疼的现象,而白天却是昏昏沉沉, *** 是异常的急躁。

而烦恼了很长时间,胡先生也是去了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被发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医生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于是便吓坏了胡先生的一家。

而打呼是会损害健康的,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打呼的呢?

西医: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从西医的角度认为,打鼾是分为两种的,就是生理 *** 打鼾与病理 *** 打鼾。

而在此之中,导致生理 *** 打鼾的原因,主要就是睡觉时 *** 不适、饮酒、咽部肌肉松弛、身体过度疲累、鼻咽腔生来狭窄等等的原因造成的。而老人与胖子是更容易出现生理 *** 打鼾的现象的。

但是病理 *** 打鼾,往往就是身体疾病造成的了,就比如说:慢 *** 咽炎、鼻炎、扁桃体肥大、咽壁肥厚、淋巴滤泡增生等。而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会造成咽部变得狭窄,阻碍呼吸气流,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在睡觉的时候呼吸暂停与窒息的现象。

不管是病理 *** 还是生理 *** 打鼾,也是可以从鼾声来分辨的,而往往来说,生理 *** 打鼾的音量是较小的,不太会影响到其他的人。但是病理 *** 打鼾是「鼾声如雷」,往往会因为呼吸暂停把自己憋醒。

中医:严重打鼾有可能是痰湿在作怪

而医生也指出,体型肥胖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他们特殊的体质,往往也是痰湿内盛的体质。对于这样的人,往往也是存在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的问题。

而三脏功能的重要 *** ,也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出现了功能 *** 的失调,那么可能水液的输送、运行、代谢、 *** ,也会出现状况。这样的话,痰湿在体内到处乱窜,假如说窜到颈部,也许就会造成气道不畅,引发打鼾现象。

那么存在打鼾现象,又该如何预防保健?

通过手术治疗

西 *** 往往会建议用手术来治疗,又或者说吃一些 *** 物。

通过饮食调补

中医认为可以进行食补,主要是补肺健脾、固肾化痰。

而对于存在肺脾肾虚、痰湿内盛的人,也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试试羊肉、陈皮、枸杞子、桂圆、大枣、冬虫夏草、人参等温补之品,帮助我们进行补肺脾肾。

山 *** 当归羊肉煲

所需要的材料:羊排骨、鲜山 *** 、陈皮、生姜、适量精盐

具体的做法:把羊排骨洗净切块,然后在用清水将血水洗净。生姜、山 *** 去皮切好。然后将所有食物倒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选择大火煮开,再更换小火煲一个半小时,起锅的时候加盐就可以了。

按揉穴位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按揉双侧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起到保健的作用的。

具体的做法: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右手拇指顶端,按揉穴位,然后在每次按5~20分钟,慢慢的加大力气,早晚各进行一次。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肩周炎反复发作,这些耳穴能缓解

小编导读

肩周炎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关节疾病,中医在治疗肩周炎时有 *** 、推拿、艾灸等多种方式。除了这些常见的治疗 *** 之外,其实 *** 耳朵的某些穴位也能够缓解肩周炎的疼痛。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取穴?来文中学习下吧!

病因病机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病名。现代中医临床总结古人经验,认为其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若年老体虚 *** 精亏,气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血虚生痛,日久则筋骨衰颓,筋脉拘急而不用。若老年营卫虚弱,复因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而脉络拘急疼痛,寒湿之邪 *** 溢于筋肉则屈而不能伸,痿而不用。若外伤筋骨或劳累过度,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日久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治疗主方

巽、离、坤。

来源:《八卦耳疗》

易医思维浅释

01巽、离、坤

肩周炎常伴有一侧或双侧的颈椎疼痛,此组合为肩颈的洛书位,既调病位,又调病根。肝胆表里,主筋,能活血化瘀;心主血脉,为火,能温经散寒;坤为脾,主化生气血,主四肢肌肉,能祛湿化痰。

来源:《八卦耳疗》

02山泽通气+巽/坤

疼痛主要病因是不通或不荣,此组卦既有疏通作用,亦有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濡养四肢肌肉的作用。加上靶向位置,百发百中。

来源:《八卦耳疗》

03地风升

升有升高、升举之意,尤其对于肩周炎抬举不利效果较佳。


山泽通气

【 *** 】取山和泽(艮为山、兑为泽)两卦。

【主治】咳嗽、气喘、鼻炎、扁桃体肿大、积食、痛证、打鼾等。

【解析】山和泽两卦,六十四卦里面称之为“山泽损”,损有余而补不足。临床多用于一切不通的病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大多是不通,疼痛症是,癥瘕积聚也是,鼻塞不通是, *** 增生亦是,只要疏通了,疾病自然也就自愈了。


八卦耳疗学习系列

好书+好课带你快速入门八卦耳疗

耳穴诊治疗法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耳部望诊的文献记载,经过近现代国内外医生的研究发展,耳穴医疗逐步 *** 化。而李慧老师创立的八卦耳疗作为创新 *** 耳部疗法,与现代耳穴医疗体系不同,是基于易学理论发挥而成的医学疗法,通过在耳朵上组卦、贴耳豆来调理身体气机平衡。只要记住八个卦位,让耳疗变得浅显易懂——

《八卦耳疗》

本书介绍了一种新的耳疗法——八卦耳疗。该疗法由湖南李慧中医师创立,是将《易经》中的八卦归类、意象思维创新 *** 地运用在耳诊和耳疗中,以后天八卦图、洛书以及先天八卦数为临床核心指导思想,主要运用“象思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其 *** 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稳定。八卦耳疗的特点就是只需记住八个卦的方位和衍生的寓意,就能按照“易医思维”灵活进行 *** 作,是一种简、便、廉、效的新疗法。书中配有彩色耳卦图,图文并茂,由浅入深,较为全面详细地阐释了八卦耳疗这一新疗法的理论和应用。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八卦耳疗》(中国中医 *** 出版社出版,李慧 刘晓伟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打呼噜?用山楂陈皮汤治疗(效果神奇)

打呼噜会影响睡眠质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打呼噜还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所以对于打呼噜切不可听之任之。接下来,小编教给您一个效果显著的小验方,您不妨试一试。

打呼噜的机理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呢?中医认为,肺主呼吸,开窍于鼻。它是 *** 与天气、外界沟通的孔窍。所以肺有病,首先就会体现在鼻子上。

而鼻子如果吸入了六 *** 邪气,更先伤的 *** 就是。如果肺功能正常,呼吸就会顺畅,就不会打呼噜。同样,鼾声如雷,整日吵得别人睡不着的话,说明您的肺出问题了。

现在女人打呼噜的也很多,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把肺伤到了。比如一些爱美的女 *** 朋友平时喜欢穿露背装,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对于养生而言却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后背有两块肩胛骨,这两块骨头平时能把后背盖住。为什么要盖这里呢?因为后背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之一个就是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 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肺气就是从此处输送到体表的。肺俞穴往上一些,在肩胛骨边缘上,有一个穴位,叫“魄户”,也就是魄进出的门户。

我们常说“三魂七 魄”,魂指的是人的精气,“魄”指的是人的形骸。魂与魄不是游离于外的,其中“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所以魂魄平时是藏于肝与肺中的。

人进入睡眠状态时,“魂”是休息的,而“魄”却在工作,所以说在熟睡当中,我们仍然可以正常呼吸。但是如果整 *** 露背装,这两个穴位就会暴露于外。

再加上现在办公环境中一般都有空调,冷气就会从魄户长驱直入,这样肺就会 *** ,肺的宣降气机功能失常,人就会打呼噜。比如很多人以前不打呼噜,往往是淋雨感冒后才打 呼噜的。

有的不单打呼噜,还打喷嚏。这其实就是 *** 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风寒束肺,打几个喷嚏就可以宣通肺气,使气机通畅。

古代医家还利用这个原理来急救,比如对于那些自缢、溺水而暂时 *** 的人,可以用通关散,就是用猪牙皂角、细辛等研末吹入患者鼻中,让他打几个喷嚏,人就会醒过来了。程国彭的《医学心悟》中就记载:“救落水,以其人横伏水牛背上,沥出腹中之水,如无牛以凳代之,随用通天搐鼻散,吹鼻孔中,得嚏则活。”这里的“通天搐鼻散”就是通关散的加减方,目的就是为了宣通肺气。打喷嚏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治呃逆(打嗝),《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取嚏止呃的 *** 。

打嗝虽说不是大事,但很不雅观,特别是在重要场合。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为什么也要调肺呢?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降则周身之气皆 降”,“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通已,大惊之亦可已”(《灵枢?杂病》)。“以草刺鼻”必定不安全,我们可以用柔软的纸代替, *** 鼻孔,打 几个喷嚏就好了。

如果说打喷嚏还有可取之处的话,那么打呼噜就完全是有害无利了。如前所述,打呼噜是气行不畅。气是用来推动血行的,气滞,血就会凝,时间一久,体内就会产 生瘀血。瘀血又会阻碍新血的生成,血不能上供于脑,就会导致脑缺氧;血不能上容于面,人的面色就会发黄、失去光泽;血不能供于心,就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 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一些中风、心脏病患者会在夜间突然死亡,其“元凶”就是打呼噜。所以,对于打呼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治疗打呼噜

01 对于受寒引起的打鼾怎样治疗呢?

可以取花椒10粒,用滚开的水泡,待温后连续喝几天就可以了。花椒不但可以食用,还有 *** 用功效。道医认为花椒 *** 辛、 热,有小毒,入脾、胃、肺、肾经。《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所以用花椒泡水喝, 便可以起到趋除体内寒气的效果。另外,一些老年人还喜欢用花椒水泡脚,目的也是祛寒扶阳。

02 还有一个原因也会引起打呼噜,就是痰阻气道。

生活中大家可能会发现,爱打呼噜的多是肥胖之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胖人多痰湿的缘故。“痰”是津液的凝聚。现代人嗜食大鱼大肉,“鱼生火,肉生痰”,这些食物吃得多了,脾胃消化不了,这样就会形成痰湿。因此,道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 为储痰之器”。一个 *** 内有痰湿,就会影响到肺的宣降功能,气机不畅,人就胸闷易喘。痰阻气道,这就叫“肺满”。空气进入气道的时候被堵住了,这个人就会 喘咳,睡觉时就爱打呼噜。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就是从源头上切断痰湿的生成。平时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再用一些宣肺的 *** ,把痰液排出来。宣肺的 *** 有哪些 呢?最常见的就是陈皮。

《本草纲目》认为陈皮有三大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益脾胃便可从源头上阻断痰湿的生成,破滞气则可宣肺开 窍,畅通气机。陈皮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做汤,比如陈皮排骨汤。但要注意冷水入锅,水太热了下锅会有苦味。另外,还可以用来炒菜,比如陈皮炒猪肝,或是泡水 喝。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山楂陈皮汤,有很好的化痰止鼾效果。

山楂陈皮汤制法

材料: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山楂去核打碎,陈皮切碎,加入2碗水煎汤,水开后加入红糖,待水剩下1碗时温热服用。

服用 *** :早晚2次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止鼾。适用于讲话费力,胸闷者。

另外,丝瓜络、桔梗也有宣肺化痰的效果。丝瓜络就是丝瓜老后采摘下来,剥掉外面的皮,去掉籽后得到的丝状物,一般人们喜欢拿它来洗东西。其实它还可以入 *** 。《本草再新》就记载它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如果家里有丝瓜络的话,就要充分利用起来,每次用5克煮水喝,1天1次,有很好的化痰、通经络 效果。

《本草通玄》认为“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很多吸烟的人会痰多、咽痛、咳嗽、鼾声如雷,这时可以去 *** 店买些桔梗泡水喝,即能宣通肺气,又能促进瘀痰排出,帮助排毒。

古人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对于疾病也是如此,只有在它露出征兆之时铲而除之,如此才能得享天年!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 ***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 *** (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李小五

⊙运营编号:GYZX0002

鼾声如雷睡得香?实用妙招帮您告别“呼噜娃”

作者/邹瑾:医务科科长,主任医师。就职于建水县中医医院。

悄悄地问一下,你打呼噜吗?你身边的他(她)睡觉打呼噜吗?

想必在生活中这一现象太过于稀疏平常了,平常到你要去计较,甚至会让人觉得你为人过于“苛刻”。以至于很多人会常态地认为,夜间打呼噜无外乎太胖、太累,没什么大不了,顶多就是枕边人鼾声如雷扰人清梦罢了。

其实,鼾声如雷是病!实用妙招帮你告别“呼噜娃”称号!

打呼噜,又叫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多发群体:胖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嗓子发炎的人。

常见病因:咽部通道变窄。

常见症状:晨起有头痛,倦怠,过度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行为古怪。夜间难入睡,躁动,多梦,张口呼吸,呼吸有时候停止,夜间有憋醒的情况。

当出现打呼噜的情况,这些方式可以尝试,会有很好的改善,但是需要坚持进行才有效果,尤其是有打呼噜的患者,需要保持自己的屋内环境温度适中,避免过分的干扰,尤其是在睡觉前避免吃东西。

小窍门

1、伸舌练习。尽力把舌头伸出,缩回来再尽力伸出,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2、干漱口练习。不含水,把腮帮子鼓起来,再缩回去,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含水漱口也可。

3、扫牙龈练习。用舌头快速扫过牙齿外侧(脸颊侧)的牙龈,先舔上颚的牙龈,快速从左扫到右,再从右扫到左,一次做50下以上。然后同法舔下颚的牙龈,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4、卷舌练习。舌头顶着上颚,用力向后卷舌头,不离开上颚,一次做50下以上,直到软腭感觉很酸。

前三个练习锻炼整个咽腔肌肉,最后一个练习则是单独针对软腭的强化锻炼。年轻人舌头松弛比较少见,打鼾往往是软腭松弛引起的,因此专门增加这个动作。

这4个练习,每天有空就做。初次锻炼时,做到50下,就感觉咽腔很酸,这恰好证明了原来的肌肉是很无力的,急需锻炼。

经常做发“啊”的练声也同样能锻炼软腭,有些效果。其锻炼频度为起初每天锻炼3次,坚持一两个月后,每天只需要锻炼一次即可。很简单易行吧!

小儿打呼噜

多是因为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由于气道阻塞 *** 变较为明显,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从而出现缺氧,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已经有报道称严重的打呼噜可以引起小儿的痴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夜间打呼噜,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如果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另外,儿童打呼噜还易致面部畸形:因睡眠中鼻塞、张口呼吸导致的经口呼吸模式,对面型生长和牙列咬合均造成不利影响,约有15%的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狭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牙外突呈“天包地”或“地包天”、表情淡漠等特征。患儿还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

打呼噜中医治疗

中医讲鼻为肺之窍,窍不通,则肺不宣。肥甘厚腻久食则伤脾,脾运化无力,则生痰,生浊。行于四肢则为胖为厚。行于喉则为痰为饮。包裹于内脏则为脂为浊。脾主升清,肺主肃降。肺与脾的功能失调,则肺气被蒙,而发打鼾。

01穴位 ***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 *** 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中脘穴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天枢穴

此养生穴位在腹中部,离肚脐眼正中2寸。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用它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每天早晚各1次,每个养生穴位 *** 5分钟,可以按照阴陵泉—丰隆—中脘—天枢的顺序来做。

02常用中 ***

桂枝、人参、知母、石膏、粳米、炙草、玄参、桔梗、浙贝母、白芷、代赭石、地骨皮等。

03隔姜灸

脾俞、肺俞穴,肺俞穴可以调节呼吸道功能。

预防护理

1、增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瓜果。

2、伴有高血压、心律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重视血压的监测,按时服用降压 *** 物。

3、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可在睡眠时背部褙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 *** 保持侧卧位睡眠。

4、手术后的患者要以软食为主,勿食过烫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

5、打鼾严重者,床垫不应太软,更好睡硬板床。

6、枕头不宜过高,厚度以单侧肩宽为宜。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在有很多种治疗打呼噜的 *** ,但是不同的 *** 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想要彻底治疗好自己打呼噜的毛病,就要了解打呼噜的原因。在治疗期间,我们就了解到打呼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治疗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打鼾,而是使得患者能够高质量的生活,避免持续 *** 危害 *** 的打鼾,我们过分地强调消除打呼噜是不科学的,而且过多的手术也会加重病人损伤,平时只是针对 *** 的治疗就可以了。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 *** 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投稿信箱:ynzywx@qq *** (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佩兰

⊙运营编号:YNZY0003

开胸顺气更好的穴位,治疗吞咽障碍最有效的穴位,咽痒咳嗽怎么办

10. 巨阙 (CV14) 心之募穴

【 *** 】前正 *** 上,脐上6寸;或胸剑联合下2寸(见图2-79)。

【主治】①癫狂痫;②胸痛,心悸;③呕吐,吞酸。

【体会】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脏。巨阙是心之募穴,但是我从来没有用它来治疗心脏病。需要注意的是,在巨阙穴所在的位置出现疼痛时,一定要分辨是不是心脏病。 昨天有个同事跟我说他在原来单位刚上班不久,就碰到科室出了件大事,患者觉得“心口窝”,也就是巨阙附近疼痛不适,医生没有及时处理,过了十几min患者就不行了,最后认为是心梗猝死了。虽然不是扎针引起的,但是在诊室等候就诊时发生的事,病人家属可就不理解了,闹了很长时间。所以其实医生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啥事都要提高警惕,往最坏里想,才能更大可能规避风险。

图2-79

11. 鸠尾 (CV15) 任脉络穴;膏之原穴

【 *** 】前正 *** 上,脐上7寸;或剑突下,胸剑联合下1寸(见图2-79)。

【主治】①癫狂痫;②胸满,咳喘;③皮肤痛或瘙痒。

【体会】向下斜刺0.5~1寸。鸠尾是任脉络穴和膏之原穴,我一般用它治疗胃痛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鸠尾和巨阙下面都是肝脏,所以轻易不要深刺。其实我对鸠尾穴的体验主要来自于 *** 。初三时候我得了上消化道出血,此后经常剑突下疼痛,尤其是饥饿的时候,吃了很多 *** 都是好好坏坏,吃了就好点,不吃就犯。那时候全国上下 *** 热,我念大学的姐姐给我带回来一本 *** 集锦之类的书,我就自己照着书瞎练,最后坚持下来了就是小周天的运行,先吸气入体,呼气时感觉有一股热流沿任脉往下,最后停在下丹田,也就是关元穴。当时就是这样开始的,刚开始练,气息短,到不了下丹田,就在鸠尾和巨阙附近,只要一出现剑突下痛,我就练一练,把气息引导到疼痛的部位,局部暖洋洋的,一会儿就疼痛就消失了。尝到甜头后,我每天都练,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溃疡就慢慢好了。

12. 膻中 (CV 17)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 *** 】前正 *** 上,平第四肋间隙;或两 *** 连线与前正 *** 的交点处(见图2-80)。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嗝,呃逆;②产后乳少,乳痈。

【体会】平刺0.3~0.5寸。膻中在 *** 里是一个大穴,中丹田,又是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所以是气所聚之处。临床应用上主要是用于宽胸顺气,治疗咳嗽、气喘、胸闷,也可以用于治疗 *** 结节等病。由于它在 *** ,对于女 *** 取穴不方便,所以用的比较少。我主要用它来治疗抑郁症,可以起到开胸顺气的作用。膻中是三伏贴治疗呼吸 *** 疾病常用穴位。

图2-80

13. 天突 (CV 22)

【 *** 】胸骨上窝正中(见图2-81)。

【主治】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②暴瘖,瘿气,梅核气,噎嗝。

【体会】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 *** 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的动、静脉。天突在咳嗽、哮喘中用的非常多,但是天突的风险也很大。我一般都不按教材上写的先直刺0.2~0.3寸,然后在胸骨柄后方向下刺,我一般就向下斜刺0.3到0.5左右,同样可以取得疗效。对于咳嗽咽痒严重的患者,我最常用的是在环状软骨上找一个阿是穴,可以用指甲去刮它,沿着环状软骨间隙刮,让它有明显的酸胀感,甚至可以向上下方放射。如果酸胀感觉不强烈,就可以用 *** ,快速 *** 转得气后不留针,效果奇佳。

14. 廉泉 (CV 23)

【 ***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见图2-81)。

【主治】①舌强不语,暴瘖,喉痹,吞咽困难;②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

【体会】向舌根斜刺0.5~0.8寸。廉泉穴很重要,我最常用它治疗的是吞咽障碍,记得前两个月我在答辩的时候说:“吞咽障碍是针灸的治疗强项,无论是哪种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无论患者胃管 *** 了多久,只要他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治疗,我们就有信心把他的胃管拔掉。”我们科病房收的病人,只要是符合上述条件的,都把胃管拔掉了,最终能够自己饮食了,我们用的主穴就是廉泉和夹廉泉。同样对于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的也是 *** 这两个穴位,效果也很好。上半年我还治疗了一个声带 *** 患者,当地医院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在中间位固定,一动不动。医生说,你估计这辈子很难发声了,后来经她的亲戚推荐来北京找我治疗,针灸十几次以后就痊愈了,我扎的也主要是廉泉穴。廉泉还可以用来治疗舌后坠,舌后坠的患者平躺着睡觉会出现明显的打呼噜症状,所以 *** 或者 *** 廉泉穴还可以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平时爱打呼噜的朋友不妨自己试试天天 *** 廉泉穴,看有多大的效果。

图2-81

15. 承浆 (CV 24)

【 *** 】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见图2-81)。

【主治】①口歪,齿龈肿痛,流涎;②暴瘖,癫狂。

【体会】斜刺0.3~0.5寸。承浆穴是任脉的最后一个穴位,从此处就要与督脉相交会,在气 *** 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穴位。从针灸上来说,这个穴位下有面神经的下颌支及颏神经分支,所以主要适用于 *** 的治疗。一般来说,我习惯于用经外奇穴“夹承浆”来治疗下唇歪斜,但是,当 *** 超过三个月后,下嘴唇仍不能恢复正常时,我会通过调整承浆穴增加疗效。

标签: 打呼噜 治疗 穴位 枕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