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 *** 活方式的追求不断增加,食用油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在众多选项中,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备受关注。这两种植物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葵花籽油,源自金龙鱼独特的绿色精准工艺,以欧洲进口的原料为基础。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高达87%,为 *** 提供了重要的营养。这种油富含维生素E,拥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 *** 基的损伤。葵花籽油的特点是适用于各种烹饪方式,无论是炒菜、炖汤还是煎炸,都能确保食物的健康营养和美味。
相较之下,金龙鱼玉米油也是一种出色的选择。其采用非转基因玉米胚芽作为原料,每一粒胚芽都饱满香甜。通过物理压榨技术和绿色精准加工工艺,金龙鱼玉米油不仅保持了油质的良好品质,而且不含反式脂肪酸,大大保留了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宝贵的营养成分。玉米油适合多种烹饪方式,无论是清炒、炖煮还是煎炸,都能展现出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比较这两种油时,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口味做出选择。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维生素E,适合追求健康的人群。而玉米油则具有出色的油质和品质,搭配各种烹饪方式,能够满足大众对美味的需求。
无论是葵花籽油还是玉米油,金龙鱼食用油以其独特的绿色精准工艺而著称。金龙鱼食用油凭借其严格的原料选择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高品质的产品。无论您选择葵花籽油还是玉米油,金龙鱼食用油将为您的烹饪体验增添更多的美味和营养。
无论您是注重健康还是美味,金龙鱼食用油是您的更佳选择。选择金龙鱼食用油,让您的烹饪之旅更加美好和健康!
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都是健康烹饪的明智选择。葵花籽油以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维生素E为特点,适合追求健康的人群。而玉米油则通过优质的油质和保留的营养成分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需求。无论您选择哪种油,金龙鱼食用油以其独特的绿色精准工艺为您提供健康、高品质的产品,使您的烹饪体验更加美味和营养丰富。
受访专家: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膳食与烹饪营养分会 *** 黄
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稻米油、椰子油、橄榄油……市面上的食用油品类繁多,让人挑花眼。本期,《生命时报》特邀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膳食与烹饪营养分会 *** 黄傲,教您家庭如何营养又安全地用油。
家里用什么油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考虑:一是烹饪方式,二是家庭成员的营养需求。
根据烹饪方式选油前,需要了解不同油的“脾气”。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是脾气最暴躁的油。这类油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所以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产生有害物。所以这类油最适合做炖煮菜,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好油温,别让锅冒很多油烟,而用来油炸是不妥的。
花生油、芝麻油、稻米油(米糠油)的脾气也比较暴躁。这类油虽然亚油酸含量较高,但比大豆油、玉米油要低一些,耐热 *** 也要好一些,所以它们适合做一般炒菜。但芝麻油中的香气不耐高温,更好在凉拌、蘸料、做汤时添加。
橄榄油、茶籽油、芥花油的脾气比较温和。这类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油酸,耐热 *** 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淡绿色的初榨橄榄油含有较多游离脂肪酸,还有光敏 *** 的叶绿素,不适合炒菜,更好用于凉拌。 *** 的精炼橄榄油可以炒菜、炖菜,但需控制油温不要太高。茶籽油、芥花油适合炒菜。
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是脾气最温和的油。这类油饱和脂肪酸占比大,耐热 *** 更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少,适合煎炸时使用。
还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营养需求选油。常吃猪 *** 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大量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吃些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肉吃得少的人,则可以偶尔用动物油烹调。素食主义者,膳食中欧米伽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而饱和脂肪摄入少,可以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茶籽油、橄榄油,以及含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稻米油(米糠油),再加一点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家庭科学用油需要牢记5点。1.从健康角度出发,家庭应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多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减少用油量,每人每天控制在25~30克。2.根据上文中油的分类,换着花样吃油,有利于全面摄入营养。需要注意,同一类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三者换着吃的意义不大。3.食用油不宜久存,因为脂肪会慢慢氧化变质,时间长了还能闻到“哈喇味”,因此家里人少的话更好买小桶油,放在阴凉、避光处储存。4.炒菜的话,油温达到五六成热时(油面波动加剧,还没产生油烟)放入食材,如果等到油冒烟了再放菜,会产生不少有害物。5.烹饪结束后,抽油烟机再开5~15分钟,减少油烟对室内空气的影响。▲
食用油好价天梯榜,618囤油必备可以收藏备用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 *** 作者本人 |作者:糖糖251
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用品,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618要到了又到了囤积柴米油盐的时候了,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食用油天梯榜,这几款都是很不错的销量巨大的食用油品类品质和安全都完全放心,看到好价基本上属于可以无脑买的。
??之一款:鲁花 食用油 5S物理压榨 压榨一级 花生油 6.18L。这款 *** 非常坚挺日常好价在160元左右,去年618历史低价达到129元,今年618如果看到低于130请马上选择下单。
5S物理压榨,经过无水化脱磷技术,生香,留香技术,恒温保鲜储存技术,去除 *** 素技术。属于比较清淡的口感,没有香菜籽油那么强烈的味道。鲁花是专业 *** 高端油的大企业,产品品质完全可以放心。
??第二款:西王 食用油 玉米胚芽油6.18L 非转基因物理压榨。这款日常好价在80元左右,历史低价位在54元左右。日常如果碰到60左右的好价同学们千万不要手软,果断下单就好。
这款在网上评价很好的非转基因玉米油了。同样是口感比较清淡,烹饪食材能很大程度保持食材的原色美味。另外做糕点面包之类的零食强烈推荐这款。
??第三款:鲁花 食用油 5S物理压榨一级花生油6.09L 香飘万家系列 浓香花生油。同样是鲁花出品的花生油,这款是浓香型的。历史低价为107元,日常好价为120元左右。
与京东联名款同样是5S品质,相比于上一款,这一款香味更加浓郁,炒菜。这应该是大家认可度非常高的一款油了,用料非常不错,非常值得囤的一款食用油。
??第四款:胡姬花 食用油 压榨 古法花生油6.18L。常卖价在135元左右,去年大促好价为70-80元很难遇到,如果看到大家如果看到这个100一下 *** 千万不要犹豫,无脑下单就好。
这款是有“胡姬花特香型花生油6.18升”升级为“胡姬花古法花生油6.18升”采用百年古法。油香味浓郁,适合于炒菜,油炸,煎煮等,能极大的提高食物的口感。
??第五款:福临门 食用油 非转基因压榨一级黄金产地玉米胚芽油6.18L 中粮出品。日常好价在75元左右,去年的历史低价为55元。今年618也很有可能到达历史低价。
中粮出品品质保障。原料来自玉米黄金产地,精选东北非转基因玉米,采用2小时鲜胚即榨。口感清淡,无论是爆炒还是清蒸或者烘焙这款好油都是你的不二选择。
??第六款:福临门 食用油 压榨一级充氮保鲜葵花籽油6.18L 中粮出品。。日常好价是70元左右,历史低价44元,出现于2018年11.11日。所以如果大家需要的话碰到70元左右的价位就可以入手了。
中粮出品,具有中粮全球产业链品质保障,质量值得信赖。优选 *** 葵花籽。含86.9%不饱和脂肪酸。采用脱壳纯物理压榨,外包装采用防紫外线专用瓶,冲氮保鲜技术。极大程度保留了产品的色泽和品质,保留了产品的鲜味。
第七款:骆驼唛 食用油 特香压榨花生油6.18L *** 品牌。历史低价为 *** 元,发布于2019.11,这件 *** 非常坚挺。今年618好价应该在83元左右,现在也比较少见了,如果碰到了,不要犹豫下单吧。
选用北纬34-38°好,180天自然成熟的花生,挑选颗粒大饱满的花生原料,经过360°高温炒籽,烘炒出花生的浓郁香味,让后经过纯物理压榨,然后再经过低温冷凝,保持油脂的新鲜度。
??第八款:多力葵花籽油5L+238ml 食用油 物理压榨 含维生素e(新老包装随机)。一般日常好价在90元左右,历史低价为81元, *** 稳定的可怕。如果想买85左右应该就可以出手了,再低基本上很难了,除非打错 *** 。
葵花籽油的特点就是营养更丰富,油烟更少,富含维生素E,味道属于比较清淡。
??第九款:鲁花 食用油 低芥酸特香菜籽油 5L 物理压榨(新老包装随机发放)。日常价在99元左右,历史低价在75元。如果618看到有低于80元的 *** ,可以果断下单了。
鲁花品牌,老牌子值得信赖,低芥酸食用起来对身体更加健康。香味也很浓,油烟味也少。
??第十款:金龙鱼葵花籽清香型调和油5L (新老包装随机发货)。日常好价在55元左右吧,历史低价在49.9元,所以觉得这款也没有必要囤很多,随用随买就好。
这款 *** 便宜,但是品质肯定无法和其他几款相比,但是。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肯定还是有一定的保障,要求不高的同款可以考虑入手。
就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好价,觉得有用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我,我会更有动力分享对值友买买买有帮助的干货的!
***关注我,不错过任何囤货好物***
618种草大会~50000元现金狂撒!索尼a7m4,苹果 *** 、 *** 、平板、表等系列奖品让你拿到手软!立即去参与>>
平时家里做菜,肯定少不了用油,但做菜到底用什么油更健康,很多人搞不清楚。
毕竟食用油的种类实在太多了,花生油、葵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猪油、黄油等等,完全摸不着头脑。
食用油,到底应该怎么选?其实 *** 很简单,只需记住两点:1. 优先选择植物油,时常换着吃 ;2. 看烟点。
为什么食用油建议时常换着吃?
一句话总结:时常换着吃能摄取更多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健康。
我们平时用的食用油可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
1. 常见的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等;
2. 常见的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
脂肪的化学结构是 *** 三酯,就是一个 *** 分子上连接着三个脂肪酸。根据结构的不同,脂肪酸又分为两大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同的食物油,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这些脂肪酸的组成会有所不同。根据我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的推荐,饱和脂肪酸需要控制摄入量,不饱和脂肪酸反而应该适当多摄入一些。
翻译一下: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
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食用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差较大,很难找到完全符合三种脂肪酸组成的单一油脂,而长期食用单一油脂,可能会影响营养平衡。
总结一下,食用油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并时常换着吃,这样可能达到比较完善的结构。但有两种植物油不要选,椰子油和棕榈油,他们的饱和脂肪比动物油还高,接近或超过80%。
为什么选食用油要看“烟点”?
平时用油炒菜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一个直观且让人头疼的感受——冒烟。
在油的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油冒烟的时候,油烟里会含有 *** ,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 *** 作用。除此之外,油烟跟空气中的那些雾霾颗粒一样,也会增加肺癌风险。
在做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的做法,选择不同烟点的油。比如,爆炒煎炸的时候温度高,选择用烟点高的油,凉拌温度低,可以选用烟点低的油。
常见油脂的烟点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要问了,这么多种油,烟点都不一样,根本记不住呀,怎么办?
教大家一招,直接选用烟点高的油,烟点越高,可使用的场景就越多。
另外,食用油烟点的高低跟油脂的加工工艺息息相关,通常“精炼”过的植物油烟点更高。
这是因为油脂经过精炼之后可以去除其中可能存的杂质,大大提高烟点。比如大豆和花生的粗油烟点在160°C左右,而精炼之后能够达到230°C以上。
如果看到“初榨”“特级初榨”“冷榨”字样的油,就不要用来炒菜、油炸等温度比较高的烹调了。
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精炼处理,油里有很多的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味道很香,但烟点就比较低,用来凉拌还是不错的。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尽量不要爆炒!
因为爆炒时的温度通常在180℃到240℃,基本上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籽油等烟点都不超过240℃。这就意味着,爆炒容易产生大量的油烟。
最后,再总结和强调一下选油的重点:
1. 优先选植物油,时常换着吃,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多样摄入,更健康;
2. 平时炒菜和油炸较多,优先精炼植物油,烟点较高;平时凉拌较多,可选用初榨、初级冷榨、特级初植物油。(人民网科普综合科普中国)
如何选择食用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人再也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了,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健康,今天就谈一谈食用油的相关知识。
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究竟作何选择,考验的不再是腰包里的 *** ,而是大脑里的知识。那么食用油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
食用油的选择
1、种类的选择
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油主要有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棕榈油等,再加上其他种类的食用油更是不计其数。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主要关注食用油中的三大脂肪酸比例,即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更佳的比例是接近1:1:1。所有植物油包括动物油都含有这三种脂肪酸,不同的是所含比例大小,动物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而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较高,但是例外的是棕榈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但是也具有不稳定 *** ,容易受温度、空气、光照等条件而变 *** 反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大豆油是我们日常最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大豆油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相对丰富,但其口感不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香油等,热稳定 *** 比较差,可以用来一般的炒菜,不宜用来爆炒或高温煎炸。
花生油以其“香”著称,且耐热 *** 较好,所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当,相对于其他植物油来说其脂肪酸比例较为合理,是更好的烹饪用油,所以相对来说比较贵些,不过花生油宜受 *** *** 污染,更好选择级别高一些的,保证原料安全
葵花籽油其脂肪酸的比例与大豆油相当,口感也不错,相对油烟较少,可以用来高温煎炸
玉米油其脂肪酸比例与葵花籽油一样, *** 也相对便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橄榄油中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橄榄油的耐热 *** 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差,事实上它比其他种类植物油的耐热 *** 更高,所以用来炒菜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它的口感不如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凉拌又不如芝麻油芳香,但是确实是很好的保健用油
茶油中也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并且 *** 相对橄榄油较便宜,可以作为橄榄油的替代品
香油的脂肪酸比例可与花生油比美,也是一种脂肪酸比例较合理的食用油,其香味也是其他食用油无法比拟的,因为其香味会受到温度的干扰,比较适合凉拌菜
色拉油是等级更高的油,清除了所有的杂质的其他物质,既可以用来炒菜、也可以用来凉拌菜
棕榈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多,大约可以占到一半的比例,是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占比更高的,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方便面包括里面的料包大都使用的是棕榈油
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a-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亚麻酸,其含量是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更高的,从这点来说无疑是很好的保健用油,但是其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化率又很低,总得来说是鼓励选择但不可盲目推崇
对于一般家庭的炒菜用油来说,更好的选择是花生油,另外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大豆油不适合高温煎炸,对于凉拌菜来说香油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另外一些小品种的食用油如核桃油、杏仁油等也更好有一定的摄入,当然最健康的食用方式是几种食用油经常换着吃。
对于一些患心脑血管、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好增加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等这些保健用油的摄入比例。
对于长期素食主义者来说就可以选择棕榈油这样的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食用油。
2、等级的选择
我国的食用油从一到四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如一级),其精炼的程度越高,油中的杂质等越少,烟点也会升高,可以延长保质期、减少烹调过程中的出烟量。但是高级别并不 *** 其营养价值更高,因为食用油在精炼过程中会损失许多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为了安全考虑在选择大桶油的时候还是需要选择级别高的食用油,如果是小包装的级别低些也无妨。
3、加工 *** 的选择
按照加工 *** 食用油分为“压榨法”和“浸取法”,“压榨法”即使用物理 *** 加压使油脂从食物流出,这种 *** 虽然出油率低,但是更大程度地保留了其中的其他营养素含量如维生素等,并且也不用担心被化学制剂所污染,所以说相对清洁。浸取法是使用化学 *** 经过浸泡、高温、萃取等6道手续获取食用油,这种 *** 出油率较高,但是也容易 *** 原料中含有的其他营养素,另外还容易造成 *** 的残存。所以相对来说,压榨法更卫生、更健康。
4、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的比例占整个市场的半壁 *** ,转基因食品对 *** 健康的影响目前还不确定,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食用油对 *** 有危害的报告。我国对转基因食用油的态度是必需在其包装上表明是“转基因”的字样,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维护。
虽然大量的研究表明,经过转基因改良后的食品其营养素的构成比例更合理,营养价值更高,并且对 *** 没有危害,但是消费者的接受度依然不是很高,因为大家都怀着不想当小白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大家,我从来没有主动选择过转基因食用油。
5、“调和油”or“单一油”的选择
调和油一般是将两种以上的食用油按照一定的比例经精炼调配而成,相对于对单一种类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构成比例更合理,从这点来说其对健康的优势还是很明确的。
调和油是针对现在的人不会选择而又想达到最合理的用油标准而开发的,大大减轻了人们的选择困难症,但是在选择调和油的时候也需要知道里面的原料是否转基因的,是哪几种油的调和、是否适合高温、口感如何等,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来的调和油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6、包装的选择
购买食用油更好在大型超市等质量有保证的地方,不宜在小作坊。选择食用油时还需看包装,如今我国的食用油的包装大都采用PET材质的塑料包装,就是标有“1号”的塑料,其他材质的塑料更好不要选择,如PVC的材质。
在夏天或人员较少的家庭更好选择小包装食用油,不要选择大桶包装的,以免短时间内吃不完发生脂肪酸败。
食用油的储存
食用油极易受到氧气、阳光、温度、水分的影响而发生脂肪脂肪变 *** ,如氧化、水解、缩合等,产生许多对 *** 有害的物质如 *** 、多环芳烃、苯并芘、热聚合物等。所以对食用油的储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阴凉、干燥、避光
2、不可放在灶台边,避免温度过高对其造成 ***
3、使用完后应立即盖盖密封,以免接触更多的空气
4、炒菜时不宜使用整桶进行倒油,更好放入小的控油壶,一是为了减少与空气接触,二是更好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5、盛放食用油的器具更好是不透明的玻璃、瓷器,塑料的话要选择PET材质也就是1号塑料,放油之前要确保器具干燥。
6、没用完的老油不宜倒入新的食用油中,以免加速新油的酸败。
7、打开包装的食用油更好1-2个月用完,并且进行盖盖、遮光、阴凉保存。
选油就是选健康,用油就是用知识,但愿我们用大脑选择出来的食用油能给我们带来口感上的美味和身体上的健康。
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有哪些不同,消费者应如何购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人对于饮食健康以及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市场上食用油的种类多种多样,然而这些食用油究竟有什么区别?消费者又应当如何选择购买以及使用呢?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食用油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色拉油的主要原料是菜籽和大豆,其味道和色泽都比较清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维生素E的含量较高。相较而言,虽然在这两种成分的含量上,花生油与色拉油有着一定的相似 *** ,但花生油颜色更深,香味也更加浓郁。
近年来,橄榄油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这是由于其含有较高的单不饱和酸,可以预 *** 体的氧化损伤以及血脂升高的问题。市场上的产品大多进口,我们也可以选择与其脂肪酸比例相似的茶油作为替代品。
玉米油也称为玉米胚芽油,是从玉米 *** 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它同样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相似。但后者富含维生素E和绿原酸等成分,所以有着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加独特的风味。
对于种类繁多的食用油,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对于有“三高”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选择橄榄油、茶油、色拉油,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使用黄油和动物油。想要补充维生素E的朋友可以选择玉米油和花生油。购买花生油时,我们应避免选择初榨花生油,这是由于其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 *** 。对于没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我们可以购买调和油或者多种食用油,交替使用以保证均衡饮食。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食用油的特征以及烹饪 *** 的差异来科学使用。除了橄榄油不适合高温使用以外,其它类型的食用油都可以用来煎炒。对于高温油炸的烹饪 *** 可以尽量选用色拉油,因为其热稳定 *** 更高。
来源:中国食品报
食用油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酸。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单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芝麻油及亚麻油等)。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告诉记者,从目前食用油市场来看,更符合 *** 营养健康的食用油应当是食用调和油。它的各种脂肪酸比例已按营养健康标准配制好,营养均衡。对于喜欢物美价廉的消费者,选择单品食用油较划算。目前市场上的单品油各具优劣势,消费者可在日常饮食中轮换食用,以补充营养、调适口味。
目前,人们对于食用植物油的认识还有些误区。比如,认为橄榄油最贵,其营养价值也更高。对此何东平表示,橄榄油精炼起来比较困难,所以 *** 也就高。其实,优质的橄榄油是原生态的,无须精炼,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对于“精炼才是植物油质量保证”的说法,何东平表示,植物油提炼后维生素就会流失。多数植物油的确需要精炼以去除影响质量的诸多杂质,期间维生素会损失一些但非全部。
还有一些人一点都不食用动物油,何东平说,其实告别动物油是不可能的,肉、蛋、奶、鱼中都含有油脂。而且动物油精炼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除。植物油吃多了也会导致肥胖等问题,所以应当适量摄入。一个人在平均每天动物 *** 食品(肉、鱼、蛋、禽)的摄入量达到150克的情况下,油的使用量更好控制在20克左右,也就是说一人一个月消耗的油大约为600克。分配在三餐中,原则上是早晚少吃,中午相对多吃。总之,烹调油要少吃为好。
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原来差别这么大“哇!这么多油,怎么选啊?”
“对啊,什么精炼一级油、古法压榨、高级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名头太多根本分不清,要不就拿这个买一送一的吧?”
“等等,吃油关乎全家健康,可不能这么随便!”
食用油的种类
在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油种类,主要有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
在食用油中有三种脂肪酸,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最为重要的,即必需脂肪酸。
( *** 建议收藏)
花生油
优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缺点:
这类油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不及橄榄油。
食用建议:
这类植物油耐热 *** 不错,适合一般炒菜。
玉米油
优点:
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它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减少对血管产生硬化的影响。对老年 *** 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缺点:
这类油脂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
食用建议:
这类植物油怕热,所以适合用来炖煮菜肴,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温度。
橄榄油
优点:
橄榄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 *** 营养的油脂。
缺点: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很低,维生素E也不多。
食用建议:
淡绿色且散发橄榄清香的高级初榨橄榄油更好用于凉拌或做汤,而一般橄榄油用来炒菜、炖菜均可。
葵花籽油
优点:
葵花籽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 *** 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 *** 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健康,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
缺点:
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并且使用后应拧紧瓶盖,葵花籽油与空气接触后容易氧化。
食用建议:
这类植物油怕热,所以适合用来炖煮菜肴,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应热锅凉油,用来油炸十分不妥。
大豆油
优点:
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及卵磷脂,对 *** 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很容易为 *** 消化,其吸收率高达98%。
缺点:
大豆油的热稳定 *** 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炸食物。
食用建议:
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更好还是加热后再用。应避免经高温加热后的油反复使用。
一级大豆油 *** 的源氏辣条,每一口都是经典的味道
研究发现,正常生活环境下,没添加抗氧化剂的食用油在开封2个月后一般都会达到变质的临界点。再过几天,就会出现油脂酸败特有的“哈喇味”。
添加了抗氧化剂的食用油开盖后能存放更久的时间,但具体多久,并没有研究结论。
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在3个月内吃完。
声明:本文非广告、非广告、非广告,仅 *** 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小编,感谢支持!
又拿三个大奖?!多力让你吃得更营养更健康“做饭一时爽,一直做饭一直爽”,这是当代年轻人对下厨房的“真香”感慨。在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做饭话题的 *** ,播放总量超过10亿量级。年轻人爱做饭,爱的不仅是探索精彩纷呈的烹饪手法,尝试花样繁多的美食创新,更是对健康饮食风潮的拥抱。其中,“营养多,油烟少”的烹饪过程,更是年轻人追求健 *** 活、实现下厨 *** 的重要一环。
天猫发布的2022年食用 *** 业趋势 *** 显示,过去一年天猫常用烹饪油品类中,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规模增速同比增长了22%和10%,增长速度排在常用烹饪油品类前两名,用户在厨房用油的选择上越发青睐清淡油种。而在不少UP主的分享中,多力的食用油成了推荐指数较高的健康油。
市场口碑与行业成就交相辉映。在第十二届IEOE中国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上,多力获得了三个金奖:多力压榨玉米油获健康新风尚金奖;多力黄金3益系列获优质健康油脂金奖;多力黄金3益浓香菜籽油获健康香辣风味金奖。其中,拿了金奖的多力压榨玉米油,还是第七届中国家庭烘焙料理大赛指定用油。
口碑与奖项齐飞的多力食用油,引领了食用油市场营养、健康又多元的发展状态,这离不开多力多年来做出的各种先进探索与创新。
随着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深入人心,人们也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烹饪方式。在中国人对食用油的要求,从吃得上变成了吃得好。一批优质的食用油企业大举发力,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多力率先以葵花籽油打响市场,并不断以其他高品质的食用油产品,来满足人们的个 *** 化需求。
2003年,富含88%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多力葵花籽油横空出世,出现在了人们的厨房当中,并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葵花籽油颜色金黄、澄清透明,而且气味清香、质地纯正,相较于其他油种,亚油酸和维生素E更均衡的葵花籽油,在抗氧化成分、易吸收等水平上更是有着优越的表现。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多力葵花籽油成了千家万户的健康陪伴者。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品质选择,多力凭借健康优势与技术实力,在产品的打造上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从品质把控到技术创新,高品质食用油品牌多力始终致力于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航向,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让每一滴鲜香好油都直达百姓厨房,为国人烹饪健康再添守护力量。
正因如此,多力摘获了第十二届IEOE中国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的3个金奖。这样的殊荣,彰显的是多力品牌过硬的科研实力、产品秉承的高标准,以及业界与消费者对多力产品的双重认可。
近年来,多力曾多次荣获业界重要奖项。
2017年,荣获第七届IOE中国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创新技术金奖”;
2018年,荣获中国粮油学会“产品创新金奖”;
2019年,荣获第十届IEOE国际油博会“食品安全卓越品质金奖”;
2020年,荣获第十一届IEOE中国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营养风味品质金奖”;
2020年,多力主导的“葵花籽油精准适度加工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在第十二届IEOE中国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上再勇夺3个金奖,对于多力这样初心不改、坚守品质的食用油领导品牌来说,实至名归。
多力的葵花籽油之所以一经推出就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就是在于多力的独门研发绝技。葵花籽油虽然健康优势明显,在主要食用油品类中,天然维生素E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能预防高胆固醇、血管硬化和冠心病,有“高级营养油”之称。但是,相比其他油品,对精炼技术的要求更高。
为此,多力研发出了葵花籽油的七重精炼工艺技术,去除杂质的同时保留原料中的营养,提高烟点,使葵花籽油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吃起来更加清爽鲜香。同时,多力还引入了“充氮保鲜”技术工艺,从原油开始进行充氮,生产过程环环充氮,隔绝氧气,避免产品氧化变质,保证产品新鲜风味,为 *** 健康保驾护航。
掌握了攻坚克难的行业核心技术后,多力更将科研经验与技术硬实力,运用到所有使用产品中。比如,2022年新装上市,给消费者带来新鲜口感的多力压榨玉米油,富含植物甾醇、维生素E、亚油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其天然植物甾醇含量≧6000ppm,亚油酸含量也高达50%。尤其是 *** 并不能合成的植物甾醇,从食物中合理摄入,就能获得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除了深耕食用油品类外,被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多力,还在进一步探索品牌边界,近几年已经陆续推出了芝麻油、花椒油、藤椒油、辣椒油等众多调味油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厨房新鲜风味。
第七届中国家庭烘焙料理大赛指定多力压榨玉米油作为比赛专用油,借此机会,多力进军烘焙赛道,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消费场景。
未来,多力还将发力全品类产品,陆续推出大米、料酒、醋等厨房必备产品,以科技实力与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创新,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厨房”,为健 *** 活再添鲜香四溢的好滋味。
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坚持对口味和质量的把关,将口感上乘、营养丰富、新鲜健康的油品送至家家户户的餐桌之上;坚持站在行业发展的潮头,掀起健康营养的食用油新潮流,引导着食用油市场的发展。多力将继续走技术驱动品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泛传播健 *** 活的理念,守护 *** 餐桌健康。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俞宏浩
*** 来源:品牌方 专题
来源:作者:佳格
食用油选哪种更好?花生油只能排第三梯度,这3种油尽量不要吃食用油是中式烹饪中一种重要的原料,一日三餐,煎炒烹炸都离不开食用油。
在我国,食用油脂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王朝。周朝时候人们就开始利用动物 *** 油脂来烹制食物。《礼记·内则》记述“炮豚”中有一道工序:“煎诸膏,膏必灭之。”意思是把豚放进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没所炸之豚。
这时人们所食用的只是动物油脂,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开始有规模地种植大豆、 *** 子等农作物,但那时人们并没有掌握获取植物油的 *** 。
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包括胡麻在内的许多农产品,胡麻引进中国后,迅速就占领中国的食用油主导地位,史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燃)者,惟胡麻为上”。
宋代时期,油料作物的种类增多,种植面积扩大,榨油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人们开始使用油菜籽来榨油。《图经本草》载:“(油菜)出油胜诸子, 油入蔬清香, 造烛甚明。”
元代至清代时期,相继出现了棉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食用油的种类更加丰富,油料作物的结构也产生了重大变化,由以芝麻油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花生油、大豆油为主。
现在我们食用油的种类更加多样,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玉米油、调和油等等,那么这些油有什么区别?我们在烹饪时选哪一种更好呢?
哪种食用油更好?
食用油根据其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同,可以分为三档:
之一档:橄榄油和山茶油
橄榄油有几 *** 的使用历史,被誉为“液体黄金”,是由新鲜的橄榄果实经冷榨而成,经过加热和化学处理,所以保留了橄榄果的天然营养成分,橄榄油被认为是最适合 *** 营养的油脂。
山茶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历史上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是从山茶果实中提取出来的优质油脂,是一种品质极佳的食用油脂。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
第二档:葵花籽油和玉米油
葵花籽油和玉米油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也是比较优质的油类,葵花籽油中富含 *** 所必需的脂肪酸,玉米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花生油还要高,这两种油味道比较清淡,而且 *** 也都不贵。
第三档: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
这是烹饪中用得最多的三种油,相比较,花生油所含的营养物质也要优于大豆油,花生油中脂肪酸和油酸的含量都高于大豆油,而且花生油抗高温的能力好,更能胜任油炸等烹饪方式。
菜籽油饱和脂肪酸比较低,选择时可选择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比例更加健康。
3种油尽量别吃
1、开封时间太长的油
食物都有保质期,食用油开封时间太长,油脂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产生一些氧化产物,同时还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食用这些被氧化或霉菌超标的油脂,可能引起身体的不适,对健康不利。食用油在开封后,尽量在2个月内吃完。
2、反复使用过的油
有些人在烹饪炸制食物时,炸完食物的油会留下来反复使用,油脂经过反复煎炸后,会含有反式脂肪酸等很多对 *** 有害的物质,食用这种油脂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要尽量少吃油炸、膨化类食品。
3、小作坊自榨油
《焦点访谈》曾从19家不同省市的农贸市场选取19款自榨花生油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有16款不是纯正的花生油,4款被加入了动物油脂、5款掺入棕榈油、2款掺入大豆油/棕榈油、5款掺入大豆油,只有三款是真正的纯正花生油,掺假的比例高达84%,样品中还有6款 *** 素超标。所以,小作坊的自榨油尽量不要吃。
总结:
不同的食用油,所含的营养和特 *** 各不相同,我们在烹饪时要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油类。同时,不要长期地食用一种油,可以多种油交换食用。在日常购买食用油时,一定要去正规的超市,选正规的品牌,避免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影响健康。